财资数科 财资数科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首页 › 交易银行 › 2018银行业观察报告① | 交易银行:创造价值,回归交易本源

2018银行业观察报告① | 交易银行:创造价值,回归交易本源

财资君
7 年前
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银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为更好应对复杂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识别等新技术,发展轻资产业务,将金融服务融合到日常生活生产经营场景,经营策略从规模主导型向价值驱动型转变。结合中国商业银行2018年半年度报告和公司业务发展态势,特别策划了《价值驱动:交易银行、网络金融、金融科技三大领域系列观察研究报告》。本系列报告共三期,每周推出一期,本文为该系列的第一篇节选。

文 | 陈超然

财资一家(微信号:TreasuryChina)原创首发

完整版报告,限时0元购!文末附获取方式

目录CONTENTS

一、大型商业银行持续推进交易银行转型1.工商银行:以多元产品推进交易银行发展2.农业银行:以优质服务构建交易银行体系

3.中国银行:立足业务优势,提升交易银行效能

4.建设银行:创新产品模式,助推业务稳健发展

5.交通银行:优化产品服务,加速业务发展

二、全国股份制银行交易银行发展凸显特色

1.中信银行:稳中求进,深化交易银行转型

2.招商银行:深耕客户,升级交易银行服务

3.民生银行:升级场景化服务,提升银行竞争力

4.平安银行:以先进平台推进交易银行改革

5.光大银行:发挥轻资产优势,落实业务转型

6.华夏银行:优化金融产品,提升银行服务水平

7.兴业银行:深化业务发展,加速交易银行转型

8.浦发银行:聚焦重点,创新交易银行特色服务

9.浙商银行:构建新型平台,打造流动性服务银行

三、领先城商行交易银行业务亮点频现

1.北京银行:落地创新产品,带动银行服务渗透

2.杭州银行:以特色服务加速交易银行发展

3.徽商银行:依托平台优势,打造交易银行综合服务

4.南京银行:拓展业务,推进交易银行发展

5.江苏银行:成立交易银行组织,加速业务转型

6.上海银行:打造供应链金融品牌,赋能普惠金融

7.长沙银行:搭建交易银行框架,提升服务能力

交易银行是银行管理理念和对公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形式的创新体现,被认为是“新时代的公司银行业务”。随着新经济、新金融、新技术的不断融入,中国银行业逐渐投入向交易银行业务转型的怀抱:大型国有银行通过拥抱交易银行理念,转型已经初见成效;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发展交易银行业务;领先城商行虽然起步较晚,但也踏上积极探索交易银行业务的道路。随着交易银行战略地位的整体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关注交易银行业务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打造,金融科技以及外部资源的运用,从而更好地构建交易银行服务,推动交易银行业务的全面发展。

大型商业银行持续推进交易银行转型 

工商银行:以多元产品推进交易银行发展

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
工商银行完善对公支付结算体系,推进交易银行建设。推进账户管理、流动性管理、贸易融资、风险管理、投资理财、收付款管理六大产品线建设,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综合服务方案。通过企业通、工银e缴费等平台打造交易金融应用场景。推广“工银聚”金融服务平台,与客户的金融需求进行对接,实现“交易+金融”的有效获客模式。2018年6月末,对公结算账户数量798.0万户,比去年末增长6.6%,实现结算业务量1290万亿元,同比增长4.4%。现金管理客户135.9万户,全球现金管理客户6929户。

普惠金融
工商银行推进“一体两翼”小微金融发展战略,发挥行内数据的支撑作用,外部场景和分行特色场景两翼齐飞。构建以“经营快贷”“网贷通”“线上供应链”为主体的网络融资产品体系。完善小微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便捷开户、账户服务、结算服务、财务管理、小微e管、投资理财、网络融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加强对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的支持,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2018年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2.18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的小微企业贷款3183.33亿元,比年初增加458.51亿元,增长16.8%。

建设银行:创新产品模式,助推业务稳健发展

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
建设银行的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保持稳健快速发展。工商合作向纵深推进,优化企业开户服务取得新进展;全球现金管理产品全面落地,具备全球账户集中管理、全球资金收付、全球信息报告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能力;加快“禹道通达”、监管易等创新产品场景化应用,积极推进“票据池+小微快贷”、“票据池+交易快贷”等普惠金融业务创新。2018年6月末,建设银行单位人民币结算账户874万户,新增80万户;现金管理活跃客户137万户,同比增长35万户。
小企业及普惠金融业务
建设银行继续完善普惠金融体制机制,为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推动服务平台建设,整合资源,做深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借力“新一代”金融科技优势,完善“小微快贷”全流程在线融资模式,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速度快、费用省的金融服务,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裕农通”与农村地区基层机构合作模式,为涉农小微商户及农户提供集“存贷汇缴投”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立足数字化管理思维,以科技应用和系统工具为手段,持续优化风险控制模式,实现覆盖信贷全流程、穿透式的风险管控,保障普惠金融业务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6月末,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4,912.89亿元,比上年末新增727.87亿元,同比增速44.33%;普惠金融贷款客户数86.85万户,同比新增38.34万户,满足普惠金融监管要求。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转型案例与数据分析,尽在银行业观察系列报告之一《交易银行:创造价值,回归交易本源》2018银行业观察报告① | 交易银行:创造价值,回归交易本源-财资数科

全国股份制银行交易银行发展凸显特色

招商银行:深耕客户,升级交易银行服务

现金管理业务
招商银行积极打造以收付为核心的基础结算服务,为各种类型客户提供全方位、多模式、综合化的现金管理服务,在开发和锁定基础客户、吸收组织低成本对公结算存款、交叉销售其他批发和零售产品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截至2018年6月末,招商银行现金管理客户总数155.4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1.33%。招商银行持续打造“C+结算套餐”品牌,新增开户12.85万户,“公司一卡通”新增开卡37.12万张,累计开卡量超200万张,移动支票交易量7,853.16亿元,同比增长136.21%。在基础现金管理业务健康发展的同时,招商银行继续推进创新型结算存款、虚拟现金池、多级现金池、全球现金管理(GCM)等产品优化创新和推广。招商银行通过将跨行现金管理系统升级为财资管理云平台,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企业全流程价值链,以资金管理服务为切入口,与行业龙头企业、跨国企业、财政事业单位等开展深度合作。截至2018年6月末,招商银行已为1,831家集团提供财资管理服务,纳入管理的成员企业数量达到4.32万家,上半年交易金额突破6万亿元。
供应链金融业务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招商银行应用各项金融科技技术,探索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业务模式,基于“融资+融智+融器”的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深耕优质供应链客户。2018年上半年,招商银行供应链金融有效资产核心客户585户,有效资产上下游客户7,317户,有效资产核心客户户均投放1.01亿元,同比上升75.04%。截至2018年6月末,招商银行供应链融资余额2,070.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5%。
贸易金融业务
招商银行持续践行“轻型”“优质”资产的组织和经营理念,重点服务战略客户等高信用评级客群,降低整体融资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深化国内保理业务的延伸运用,创新行内银团、再保理、联合保理等模式,2018年上半年国内保理业务量1,340.68亿元,同比增长70.73%。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招商银行积极推动战略客户的国际贸易融资表内外投放,创新推出多项新产品、新服务,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和贸易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保持在岸国际贸易融资平稳投放。截至2018年6月末,国际贸易融资表内外投放91.66亿美元,同比增长2.29%。

平安银行:以先进平台推进交易银行改革

平安银行对公产品承袭在供应链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方面的领先实践与经验积淀,持续进行业务模式和产品能力的升级。业务模式方面,将“平台+产品+服务”作为对公客户经营的核心思路,以口袋财务为载体,通过统一的门户、统一的品牌、统一的APP、统一的接口和统一的支持,实现客户、产品与运营服务打通。产品能力方面,升级大数据能力,通过整合内外部数据源建立反欺诈与自动化审批体系、对公产品精准营销体系;拥抱区块链技术,将智能合约、零知识验证等特征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在运营、客服、产品货架中通过人工智能提升客户体验与客户转化。

 领先城商行交易银行业务亮点频现

北京银行:落地创新产品,带动银行服务渗透

北京银行的交易银行创新亮点频现。创新产品密集落地,研发“京信链”产品,有效挖掘供应链核心企业信用价值,将金融服务渗透到供应链各级参与者。推出移动管家新产品“京管+”,提供移动办公、预约开户等服务功能,降低服务成本,提升客户粘性。定制化服务方案开发能力增强,发布“e 商融”交易市场综合服务方案,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会员提供全流程综合金融服务;创新银联代付业务,推出“法人账户透支+银联代付”、“货币基金快速赎回+银联代付”组合应用方案。

杭州银行:以特色服务加速交易银行发展

杭州银行紧密围绕客户日常经营活动与资金周转需求,不断完善交易银行产品与服务体系建设,已形成“现金管理、贸易融资、跨境金融”三大业务板块。2018年上半年,公司积极运用财资管理平台、杭银票据管家、跨境直贷、在线投标保函等特色产品与服务,有效带动存款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截至2018年6月末,杭州银行贸易融资余额856.57亿元,较年初增长26.52%;票据池累计入池615.23亿元,财资管理平台累计用户数120户,交易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1.28%。★ 注:报告中所用数据均来自上市银行2018 年半年度报告。添加财资君,先到先得(微信号:treasury-westlake)

交易银行
0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浙商银行:创新“池链融合”,推动长安跨越汽车制造转型升级
  • 浙商银行:助力大型企业,共绘金融新篇
  • 推进“四项新升级” 做好“五篇大文章”——浙商银行以供应链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 江苏银行杭州分行:以科创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 欢迎订阅2025年《财资中国 · 财富风尚》杂志!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25家央企:2024年财务工作重点
6家央企实践:持续推进境外司库体系建设——设立香港财资公司、构建跨境资金池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五大视角剖析,解读司库的本质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供应链金融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政策资讯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5 财资数科.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