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数科 财资数科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首页 › TOP访谈 › 安永亚太区金融科技与创新首席合伙人忻怡:如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银行?

安永亚太区金融科技与创新首席合伙人忻怡:如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银行?

财资君
6 年前
各家银行纷纷顺应格局调整与外部趋势变化,着力布局,在战略层面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与数字化转型。在金融机构服务方面有着独树一帜的洞察能力的咨询机构——安永,其在开放银行顶层战略设计、运营模式规划等领域都有着丰富经验与领先优势。
文 | 董兴荣 李菲
《财资中国》专访了安永亚太区金融科技与创新首席合伙人、大中华区金融服务咨询主管合伙人忻怡,请她阐述对开放银行的理解,讲述中国的开放银行的服务模式,未来银行间的竞争主场,以及如何将商业银行的服务嵌入数字化、场景化、开放化的应用中,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安永亚太区金融科技与创新首席合伙人忻怡:如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银行?-财资数科

Treasury China:请谈谈您对开放银行的理解。相较于国外开放银行,中国的开放银行有哪些特点?其“开放”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忻怡:开放银行是一个“舶来品”。2016年前后,欧盟引领银行开放趋势,先后发布PSD2(《支付服务指令》)及新版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以重申数据所有权、打破寡头垄断以及促进金融创新为主要目的,强制银行开放数据,随后开放银行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英国对外发布《开放银行标准框架》,前九大银行均加入开放银行目录,在客户授权后对第三方开放客户、账户数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布API Playbook(API 指导手册),建立数据共享生态区,多家银行成立开发者中心,鼓励开发者利用银行开放的接口开展金融科技创新;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银行业开放应用程式界面框架咨询文件,将API分为四大类型并分别制订实施计划。

不同于境外开放银行由“监管驱动”数据开放,国内银行更多由“目标驱动”,通过API对外输出银行底层的金融服务能力,布局生态,拓展获客触客渠道。同时,联合创新,提升客户体验与满意度,帮助银行通过实现以下方面的开放,完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目标。

一是能力开放。原子化拆解产品及业务流程,通过产品工厂与创新工坊的形式,快速组件化拼装输出创新产品。

二是生态开放。与生态方合作,结合客户旅程与客户成长的相关理念,共同打造场景化金融服务产品,提升客户体验与整体满意度。

三是渠道开放。将第三方合作伙伴作为重要渠道,进行获客和触客,借助其流量产生规模效应,提升获客质效。

四是思维开放。与场景结合,转换布局思维,从根本上推动银行能力开放、场景结合、产品设计与模式创新。

虽然开放银行的概念起源于欧洲,但是具备“中国特色”的开放银行,将通过战略布局、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等全面创新,助力银行回归金融本源,普惠大众。

Treasury China:中国开放银行的服务模式主要有哪些?具体如何实现开放,并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服务?

忻怡:目前中国开放银行的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合作共赢的生态圈模式。通过与第三方应用商合作,围绕客户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需求,将银行服务嵌入客户生活的各类场景中,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增加与客户在生活中的触点,突破传统物理网点、手机APP的局限,嵌入各个合作伙伴的平台上,围绕客户需求和体验,形成即想即用的跨界服务,提升客户体验与黏度。以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无界银行为例,截至2018年年末,API Bank接口数量达184个,已与银联、京东等46家合作伙伴开展了API创新应用,包括“金融+教育”“金融+医疗”“金融+制造业”“金融+社交”等。银行服务融入客户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客户提供极速的金融服务和360度的贴身服务。
二是自建聚合平台模式。通过自身平台吸引、聚合生态,吸引第三方机构入驻并通过第三方业务场景与银行开放服务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场景化服务。在这种模式下,银行作为主导方,可以保障产品服务与客户服务场景的高度融合,此类开放模式对银行资金投入与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以国内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其在手机银行App中,开放了身份认证、安全、支付、终端等API接口。第三方在其平台上可以调用服务,构建小程序,集成业务场景,实现金融服务与生活场景的有效连接。据其年报披露,目前App提供共计15个MAU超千万人的自建场景,分别有27%和44%的流量来自非金融的生活场景服务,初步完成了用户生态体系的搭建。
三是科技创新共享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银行通过开放自身技术或服务能力,与第三方共享技术成果,并通过共享技术实现服务、流量共享。传统模式下,机构间的技术及服务壁垒极高,通过技术开放的模式,各银行在平台运营、智能风控、业务合作等方面全面合作,实现联合运营,打破壁垒,极大降低成本。例如,某区域性城商行自主研发出区块链黑名单共享平台,多家金融机构可将自己的黑名单数据加密存储在区块链中,实现欺诈风险的联防联控。
通过上述三种模式,在B端(企业)、C端(个人)以及G端(政府机构)等客户在产生金融服务需求的第一时间、第一触点,就可以获得高体验、方便快捷的服务。

Treasury China:在数字化时代下,技术如何赋能开放银行的服务模式,是否有具体的案例?

忻怡:当前,开放银行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是统一API平台模式。通过公开统一标准的服务接口,外部第三方应用可以通过调用API使用银行服务。部分四大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打造了自身统一的API开放平台,基于标准化协议及接口对第三方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带动吸引内外部开发资源。开发者基于开放平台提供接口,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自行定制相关应用,打造包括账户管理、金融咨询、投资理财、贷款服务、移动支付、民生缴费、生活服务等金融和非金融功能的综合服务,最终实现“技术、产品、服务、合作”的全面开放。
二是嵌入场景的SDK工具包。将API功能接口融合,串联接口间逻辑关系,形成整体对外服务软件包的模式,简单快速地植入App中,同时满足客户多维度场景化的金融需求,降低接入成本。以某民营银行为例,其推出的开放平台SDK产品,聚合了包括账户、支付、投资、融资、数据、企业服务等金融服务能力,构建了综合化、开放型的综合金融服务SDK,简单快速地将银行服务植入各企业的App中,为开发者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支持。
三是独立的H5页面。设计独立的银行服务网页,生成链接供开发者直接调用,用户可以通过在第三方软件中点击相关链接,跳转至银行服务页面,实现金融服务与生活场景的高效、便捷连接。目前,该模式在广告宣传合作、支付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是SaaS云服务。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而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一种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在银行业中的运用是,将银行成熟的系统及金融科技产品通过云服务的形式对外输出,以某四大行为例,其旗下建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依靠科技驱动,以能力开放为经营宗旨,建设平台生态,通过金融云对外提供各类金融科技服务。无论采取以上哪种技术手段,都是为了促使银行更加敏捷地与外部第三方连接,通过金融能力赋能生态中各类非金融生活类场景,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
开放银行
0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对话】前程无忧首席财务官张丹:财务数智化转型实践
  • 【对话】毕马威张庆杰:中国制造业聚焦高质量“走出去”,制胜全球化新时代
  • 【对话】三井住友郑永强:以数据治理升级保险服务,提升保险价值
  • 【对话】朝云集团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钟胥易:数字化战略下的财务转型与外汇管理
  •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25家央企:2024年财务工作重点
6家央企实践:持续推进境外司库体系建设——设立香港财资公司、构建跨境资金池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五大视角剖析,解读司库的本质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供应链金融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政策资讯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5 财资数科.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