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Analysys易观
来源 |《财资中国|财富风尚》杂志2017年11月刊,有删减
编辑丨姚顺意;财资一家微信(TreasuryChina)整理
商业银行对网络金融的发展日益重视,大多在总行设立网络金融部或电子银行部负责全行网络金融业务,制定和实施网络金融发展战略,推进网络金融产品创新、市场推广、业务运营、品牌建设等相关工作。目前已基本形成“互联网渠道+互联网账户+互联网产品”的业务体系。
整体来看,商业银行互联网渠道种类更加多样、服务不断丰富、功能日益完善。直销银行是银行拓展行外客户的重要抓手,同时注重金融产品销售,提高收入业务;手机银行打造成移动金融服务综合门户,丰富产品及服务,完善功能,提升用户黏性;网上银行构建成客户办理复杂交易的首选渠道,企业网银发展稳健;其他渠道提升自助银行、电话银行、微信银行等渠道服务客户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在这些整合优化之后,银行业务处理效率进一步提升,2016年银行业平均离柜业务率达84.31%。
▲ 2013~2016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网上支付、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2014年以来,互联网账户监管政策不断放开,目前已经初步建成个人互联网账户体系。商业银行互联网账户体系将建立起自用和输出两种模式,自用模式是银行为Ⅰ、Ⅱ、Ⅲ类个人账户提供分级服务,输出模式是银行将互联网账户输出给合作机构。
在移动支付、扫码支付成为趋势的前提下,银行大力布局移动支付,同时,已有多家银行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已实现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电商平台等互联网渠道销售,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渠道销售占比在80%以上。银行网络融资产品以互联网消费金融和小微网络贷款为主,部分产品已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但有些产品仅实现了贷款申请的线上化,贷款审批、签约等仍在线下完成。
2017年商业银行与互金企业加速融合,中国工商银行与京东金融、中国建设银行与蚂蚁金服、中国农业银行与百度、中国银行与腾讯均展开了战略性合作,商业银行与互金企业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从细分业务领域的合作到全面的战略合作。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有助于商业银行提升业务效率、探索和培育新的业务、进行机制改革和流程改造。合作效果还需要看双方客户与数据共享情况、业务竞争情况、落地执行情况等。
尽管商业银行在个人网银业务上不断尝试增加新的服务,但仍不断被替代。电子银行移动渠道发展迅猛,手机银行用户比例或将赶超个人网银。面对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对个人网银渠道带来的压力,个人网银可以着力于大额转账、复杂交易以及特殊授权业务。
企业网银方面,大行核心企业用户比例较高,同时加强企业网银营销力度,整体带动企业网银发展。企业网银用户比例与企业规模成正比,用户比例提升主要受限于微型企业,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大行拥有大量核心企业用户资源,带动企业网银市场发展。企业网银办理的业务主要为账户查询与对账、转账、缴费、收款、代发工资等。
2016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电子支付金额达2494.5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金额为157.6万亿元。随着移动支付在整体用户市场中的普及,移动支付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2016年二维码支付席卷了线下支付市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快速抢占市场份额。为此,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纷纷布局,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但由于在用户量和应用场景等方面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有很大的差距,且用户习惯已经形成,银行二维码支付前景并不乐观。银行App活跃用户数和使用频次,与微信和支付宝在社交及电商领域拥有的海量用户和活跃度相比差距明显;银行二维码支付推出较晚,场景覆盖面不及微信和支付宝,缺乏高频的应用场景。
银行线上消费贷款产品基本面向本行的存量顾客,贷款额度均高于京东白条、阿里花呗等互联网平台的消费贷款额度,利率整体也比较低可以实现在线自动审批和放款,但是目前,很多互联网消费贷款都仅仅是实现了贷款申请的线上迁移而已,在审批过程中,很多银行仍需要人工参与,仍需提升互联网融合度,实现全面线上化。
▲ 新型理财产品及销售模式
银行理财创新集中于产品创新、销售模式创新等方面。随着银行理财互联网销售渠道的普及,夜市理财、线上团购、理财在线咨询及理财资讯支持等销售模式频频出现。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