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数科 财资数科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首页 › TOP访谈 › 专访腾讯云数据库产品专家梁文灿:云端助力保险业务发展新业态

专访腾讯云数据库产品专家梁文灿:云端助力保险业务发展新业态

财资君
4 年前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意味着价值。技术红利期的到来,使数据技术成了保险行业发展创新的主要驱动力。随着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传统数据库由于费用昂贵、运维难度高、扩展性及可用性低等缺点将逐渐被高弹性、高可用、高开放性的云数据库替代。据Gartner预测,到2022年,世界上超过75%的数据都将会跑在云上。云数据库的运用是数据库行业发展的必然。近日,《财资中国》专访了腾讯云数据库产品专家梁文灿,请他谈一谈保险行业如何利用云数据库技术赋能保险业务新业态的发展。

新需求涌现:推进融合进程

近年来,保险行业的高速发展不仅表现在业务规模的增加,还有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这要求各家保险公司由传统扩张方式转向由数据库科技赋能的全新扩张模式。梁文灿表示,保险行业新业态对数据库服务提出了三点新需求:

一是系统容量的扩展性

保险业务中产生的海量客户数据对其数据库的容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数据库需要具备一定的横向扩展能力,要具有高可用的多副本。高可用指的是在多中心的部署下,最大可能减少数据库系统无法服务的时间。

二是业务场景的满足性

处理海量场景数据需要数据库做到高并发,进一步而言,在某些需要联机交易的业务场景下,业务连续性要有保障,响应时间要短。

三是数据服务的保障性

通过采用新创数据库技术对数据安全风险管控进行提升,从而保障数据管理安全。

为满足新需求,保险业需寻找有效的数据解决方案。分布式数据库具有兼容多种数据库协议、产品形态交付方式多样化、可承接全品类保险业务等优势。同时,金融行业大环境也正在经历数据库转型的浪潮。其中,指数级增长的业务量、同行竞争、降本增效和业务产品灵活创新性要求以及核心系统国产自主化等因素合力助推了此番浪潮。保险公司若能与新型数据库技术融合妥当,对其自身业务的拓展、处理、扩张以及其风控能力的提升可助一臂之力。

数据治理与安全:融合之路的重点

在保险行业该如何与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进行架构融合的问题上,梁文灿将融合架构拆解为用户层、数据层、技术层、以及网络层。数据层作为架构中的数据栖息处,从前期的整体规划到后期架构部署再到落地,在整条融合链路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搭建数据层融合架构的过程中,数据治理与数据安全是重中之重。对于保险行业来说,业务中各种险种精算,都要以客户需求为基础。如何将海量数据做好治理,把需求分层来精准营销,是每个保险公司必须思索的问题。从监管环境来看,保险公司须做好数据质量分析,确保治理过程可追溯,达成治理指标,实现数据治理生态闭环。

数据安全在搭建数据层过程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梁文灿提到近年来数据安全的管控也变得尤为重要,数据的窃取、截获、非法改造、非信任访问事件都是促成保险行业需要尽快将数据安全技术融入其传统架构中的原因,另外,这也是近来大量保险公司采用国产化分布式数据库的原因。

不同企业的不同云路径

在保险行业与新数据库技术融合以及在向云数据库技术转型的过程中,不同类型企业适合不同的解决方案。

对于大型国有企业而言,由于规模与受监管力度大,对其数据安全的要求就更高。另外,大型保险公司涉及民生面广,其数据管理的隐私性要求极高,这就导致了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公有云不能满足其对数据安全管控的要求。混合云产品融合了公有云优良的架构能力,但同时将业务性能集中于企业自身客户平台,成为企业自身特有的云平台服务。

梁文灿认为,混合云的运用在大型保险公司中将是大势所趋,小型保险公司或许更适合公有云平台,因为公有云平台具有门槛低、成本低、操作便捷、输出标准化等优势,而小型企业在被监管力度或市场民生方面影响会相对小一些,在数据库选择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技术助力保险安全上云

从保险行业整体数据安全管理技术出发,梁文灿也介绍了相关数据库安全技术来助力保险公司上云途中的数据安全保障,如脱敏技术、三权分立等。

第一,脱敏技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隐藏相关私密或敏感性信息,保证在不影响分析结果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障保险公司及其客户的隐私性。

第二,三权分立是一种将管理员职能细分的数据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其中包括系统管理子系统、安全管理子系统、以及审计管理子系统。通过分配不同子系统的管理权限,在三个子系统间形成权限相互制约的关系,最大程度提高了数据安全管理的可靠性。

云数据库的发展正经历从“上云”到“云原生”的新机遇阶段。云数据库的部署标志着“上云”阶段的完成,未来数据库将朝着云原生、超融合、国产化三个方向发展。云原生数据库将具备更高兼容度与更灵活的部署能力,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上云门槛、加快上云进程。超融合的云数据库将赋能保险行业解决海量场景服务与数据服务的需求,助力保险生态全链路的融合趋势。国产化云数据库技术的涌现也为保险风控以及国家安全增添了一道新防线。

金融科技
0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对话】前程无忧首席财务官张丹:财务数智化转型实践
  • 【对话】毕马威张庆杰:中国制造业聚焦高质量“走出去”,制胜全球化新时代
  • 【对话】三井住友郑永强:以数据治理升级保险服务,提升保险价值
  • 【对话】朝云集团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钟胥易:数字化战略下的财务转型与外汇管理
  •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25家央企:2024年财务工作重点
6家央企实践:持续推进境外司库体系建设——设立香港财资公司、构建跨境资金池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五大视角剖析,解读司库的本质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供应链金融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政策资讯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5 财资数科.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