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数科 财资数科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首页 › TOP访谈 › 经济学如何从古希腊走到当代

经济学如何从古希腊走到当代

财资君
8 年前

文/郑渝川

经济学如何从古希腊走到当代-财资数科

书名:《经济学通识课》

作者:(英)尼尔·基什特尼

译者:张缘、刘婧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中南博集天卷

出版日期:2017年9月

经济学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语“oeconomicus”,意思是说一家人如何利用手头的资源。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学的历史确实不能仅仅从亚当·斯密说起,而要前溯到古希腊等古代文明,毕竟从那时开始就出现了种种经济活动。

今天的经济学家,会经常提到哈耶克、弗里德曼和凯恩斯,这些经济学巨匠的观念深深影响了公共政策和经济实践。但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公共政策的设计者,往往都会颇为尴尬的避开哈耶克在获得诺贝尔奖的演说中,对经济学效仿物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追求所提出的警告。哈耶克当时说,“经济学家在指导政策方面没有做得更为成功,同他们总想尽可能严格地效仿成就辉煌的物理学这种嗜好大有关系……大众过多的期待,也总会使某些人不顾自己的能力所限,假装或真诚地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以迎合人们的要求。”

英国经济学家、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史系客座教授、英国政府前经济政策顾问尼尔·基什特尼在谈到哈耶克时就指出,哈耶克毫无疑问反对公共政策过度渗入市场,这使得他长期被边缘化,但他又主张政府要提供市场无法提供的产品,如基本的教育、失业人口的基本生活,这项主张导致那些崇尚绝对化自由市场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把他看成是叛徒。

尽管哈耶克等经济学大师并不信任政府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但在经济学的领域,仍然有源源不断的专家加入到公共政策的智库之中,希望借助政府的力量创造更富裕、更公平的社会。尼尔·基什特尼在其所著的《经济学通识课》书中提到了福利经济学的开创者、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塞西尔·庇古。庇古为政府介入具体经济事务的合法性、合理性,提供了一个重要理由,即市场往往会偏离正确方向,需要由公共部门进行纠偏。按照庇古的观点,政府需要激励“积极的”外部性,而对“消极的”外部性给予抑制,这很容易引申为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再来看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他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创者。发展经济学在二战以后的几十年里在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得以推行,美国、英国、法国及主流国际经济组织,还有苏联,都为此投入了可观的资源,但收效却并不理想,只有韩国等寥寥可数的几个国家做到了从发展中国家,跃升到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发展经济学陷入尴尬,许多发展中国家几十年来仍未改变贫困面貌。对此,以安德烈·贡德·弗兰克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新的解释。《经济学通识课》介绍了弗兰克等人的观点,即不公平的全球贸易和金融秩序,使得穷国被卷入全球化后,利益不断受到损害。弗兰克成功的指出了二战后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困境,但他给出的解释,在经济学界饱受争议。美国著名的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认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不够高,在从过去的殖民地走向新兴独立后,没有建构起保障自由市场运转的良好体制。正是因为此,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不惜与通过军事政变上台、推行军事独裁的皮诺切特合作,帮助后者控制的智利建立自由市场。

《经济学通识课》这本书内容丰富,较为清晰的叙述了从古希腊时期,经过不同时代演化完善,并形成不同流派、不同观点立场而最终成为公共政策“显学”的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书作者客观公允的评价了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克思、凯恩斯、哈耶克、弗里德曼等历史上著名的经济学家的贡献,围绕不同时期的经济学重要创见,评析了其提出背景和价值意义,当然也谈及了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理论的局限及争议所在。这本书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大众读者,具有重要的“扫盲”意义,可以为读者加深对于经济问题、经济学论点的认知理解提供帮助。

这本书在谈及古希腊时期的经济学论点时,重点评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关财产所有权等问题的分歧;接下来,在介绍中世纪时期两位提出了重要经济学论点的哲学家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纳时,书作者指出,两人的观点是对当时新兴的商业社会作出的适应,即走出了对于金钱的排斥,而强调只要用途正大光明,通过商业获利就无可厚非。在引出自由贸易的捍卫者李嘉图时,书作者探讨了当时历史背景下英国选择贸易政策的利益考量。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论点,长期被认为是冷漠无情的——马尔萨斯反对救济穷人,认为这将妨碍其自食其力,并在不具备养活孩子的情况下,生育更多孩子,给社会造成负担。马尔萨斯也成为了生育控制政策的最早鼓吹者。书作者指出,马尔萨斯的观点存在极大谬误,特别是考虑到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态势会逐渐放缓,并不会出现其担忧的社会难以负荷新增人口的现象;但马尔萨斯的理论在那些经济发展缓慢,粮食供给得不到满足的贫穷国度中,却得到了可怕的应验。

而今,为了鼓励创新增长,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谈论熊彼特。这位经济学家为破坏式创新正名,他也冒着陷入经济学界公敌的风险宣称垄断才能为创新者带来足够诱人的回报。熊彼特的观点大放异彩,是在20世纪70年代和本世纪初,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相继兴起,破坏式创新创造出了巨大成果。《经济学通识课》书中还介绍了如尤金·法玛、乔治·阿克洛夫、保罗·克鲁格曼、丹尼尔·卡尼曼等最近几十年来极大的扩展了经济学边界,或丰富了经济学内涵,并使得经济学及其相关的公共政策争论更加深入的代表性经济学家,以及他们所发表的极具吸引力而又饱受争议的新论点。

0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对话】前程无忧首席财务官张丹:财务数智化转型实践
  • 【对话】毕马威张庆杰:中国制造业聚焦高质量“走出去”,制胜全球化新时代
  • 【对话】三井住友郑永强:以数据治理升级保险服务,提升保险价值
  • 【对话】朝云集团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钟胥易:数字化战略下的财务转型与外汇管理
  •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25家央企:2024年财务工作重点
6家央企实践:持续推进境外司库体系建设——设立香港财资公司、构建跨境资金池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五大视角剖析,解读司库的本质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供应链金融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政策资讯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5 财资数科.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