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经营,数字便是一切。
数字经济时代,是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的时代,是产业、消费和治理的全面数字化的时代。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成为企业变革的战略力量和重要驱动力。数字化转型在重构企业组织流程、数字化人才、外部合作、商业模式等方面尤为重要。与此同时,提升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重要性亦不容忽视。
在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其数字创新能力,才能确保自身能够迅速的在数字化的全球经济中面对激烈竞争并持续发展。
为此,财资一家特别策划了《数字化经营》系列,将从数字经营着手,详细剖析通过组织变革、人才塑造、技术赋能、财务转型、场景重构、生态协同等方式,企业终将拥抱数字化,并受益于数字化。本期为《数字化经营》系列五,聚焦于数字财资:企业活力之源。
世界发展明显越来越快,变化越来越难以捉摸,应对这一变化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判断和能力。身处时代浪潮中,企业需要敏锐的财资嗅觉,帮助业务优化、决策升级。这促使企业的财资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数字财资三要素:账户、资产、信用
随着财资管理的全要素和全流程的数字化,尤其是未来随着区块链、大数据等颠覆性技术的深入应用,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财资管理模式和业务场景。这也为数字财资的未来带来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1. 数字账户是数字财资的神经元和神经末梢(闭环)
数字账户是基于数字身份(Digital ID)的一套账簿体系和画像体系。区别于传统的银行账户,数字账户涵盖了除银行账户之外的平台会员账户、链条交易账户等,是借助统一账户和协同账户的理念,建立包括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所有企业信息的一整套数字账户体系。
数字账户体系可以看作是企业的互联网ID,与目前非常热门的开放银行趋势快速匹配,而且数字账户是从用户视角出发,通过统一入口,企业可以随时随地调用一系列金融服务。同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平台之间也可以通过数字账户体系实现信息开放互通,在生产经营方面实现具体合作。未来这套数字账户体系有望在中小微企业之间构建一个数字生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找客户、找原料、找渠道等诉求,都可以通过这个数字ID实现快速匹配,从而进一步降低数字鸿沟,提升社会经济运行效率。
2. 数字资产是数字财资的新型血液(对象)
财资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钱”和“物”。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进步,交易形式日益多元化,“钱”的表现形式也愈发丰富。比如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应收账款、信用证等,都在交易中承担过“钱”的角色。而“钱”的本源表现形式——纸币也迎来了数字化变革期。2019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从2014年就开始研究数字货币,已取得了积极进展。当央行主导的数字货币体系构建起来,“钱”的数字化进程将进入新的阶段。
而“物”的范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的固定资产数字化也更加便捷。企业资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库存,将被纳入数字化管理的范畴。根据贝恩咨询公司的一份简报,到2021年,物联网和智能分析将产生5200亿美元的收入。Gartner对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物联网正在制造业创造四种形式的财务价值,库存管理和优化正成为主要的利润来源。
3. 数字信用是数字财资的造血干细胞(基石)
信用管理是财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用在获取融资、促成交易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采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搭建一个互信的交易环境。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有效保障链上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而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征,又可以避免信息集中在银行或者强信用中介手中。
数字化时代,行为即数据,数据即信用,信用即货币。随着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企业信用的载体已经从实物转移至订单、产能,甚至是商业模式上,从而影响企业融资活动,成为财资交易的基石。
数字财资新工具:自动化、云平台
财资的数字化升级,旨在不断提高处理事件的能力,提高事件处理的速度,做科学化决策而不是拍脑袋决策。因此,财资部门需要分析和优化现有工作流程,将低价值的、低效的工作通过作业流程重新规划、作业工具的改造更新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将宝贵的人力资源投入到高价值工作中,不断提升财资部门的价值定位。这个过程中需要数字化工具的协助,通过将财资专业能力和DT时代的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帮助财资人员实现从事后的记录价值到实时的创造价值的转变。
1. RPA+AI促进财资自动化、智能化。RPA与AI技术融入财资管理之中,将大量重复的工作自动处理,并且自动判断、自动触发,完成资金预测、分析等多项职能,推动财资管理的价值升级。
2. SSC+SaaS实现财资与共享融合。随着企业面临多元化、全球化管理需求,共享服务组织日益呈现出向GBS(全球商业服务中心)演进的趋势,GBS使多个业务集中在全球SSC平台,真正实现了端到端的标准化管理。随着SaaS等数字技术的驱动,数字化商业服务(DBS)是GBS进一步演进的高地,注重数字化技术赋能和自动化价值创造,实现跨多个SSC和远程团队的数据和有效信息共享的联合,从交易向分析和解读的流程转变。
3. 区块链+物联网开启信用互联时代。区块链具备防篡改、去中心化等特点,与物联网相结合,一方面实现数据可靠地、安全地加密传输及存储,对数据的篡改进行察觉和恢复;另一方面催生出新型分布式计算、群智感知等技术,促进物联网节点的协调工作,实现数据的权限管理和隐私管理等。基于区块链+物联网,企业信用可以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起来,促进构建智慧供应链金融系统。系统一方面通过带有多方共识的加密贸易信息记录方式,让核心企业平台的信用能够在上下游渠道间传递,另一方面让外部供应商和分销商记录区块链中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关系,解决供应商/经销商面向金融机构的增信问题。
数字财资新场景:支付结算、现金流预测、风控管理和投融资
借助智能技术和核心能力,企业财资管理可以构筑起包括结算、融资、票据、投资、风险控制,以及财务公司运营、供应链金融、电商平台、产业交易金融平台等有机结合的整体智能化平台。企业管理者可以随时且一目了然地对企业资金的长短期流入流出、资金头寸、多渠道投融资、收益及债务进行动态、实时的监控。企业财资管理越来越呈现数据化、互联网化、智能化特征,为企业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财资管理分析和财资经营决策。
1. 基于智能路由的支付结算
智能路由系统,即智能选择最优“线路”,根据不同业务规则选择最优路由支付。对于支付结算系统而言,就是要智能选择入款、出款渠道,从而提高支付成功率,降低网关成本。智能路由网关会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分析用户选择的支付方式确定完成该操作的合适的支付渠道。支付路由会综合考虑收费、渠道的可用性等因素,智能路由能够记住那些使用频繁的可选的路由路径,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知识图谱计算选择最优方案,实现结算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构建智能结算规则自动化机器人。通过整合外部支付渠道,实现多渠道接入的统一支付处理,并通过接口机器人形成统一的对外和对内接口,实现与各银行、第三方支付等支付网关的智能连接。此外,由于银行、第三方等支付渠道不同以及各个渠道的结算规则不同(如时效、限额、费率、路线等),所以往往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来处理。通过交易大数据建模和规则引擎,构建RRA和应用神经网络算法实现自动选择支付接口和路径。
2. 基于机器智能的现金流预测
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关键在于现金的可见性,既包括该企业拥有多少现金,也包括未来可能有多少现金流入或流出。因此,财资管理者首先必须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资金头寸状况,以及各类资产的变现能力。其次,财资管理者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依靠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分析技术、知识图谱等建立现金流智能预测机制,以便尽可能精确地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并得出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即智能化头寸管理。此外,预测不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和提炼的持续性过程,需要持续积累数据和训练、优化智能预测模型,并且要深入业务经营,成为业务的最佳合作伙伴。
3. 基于财资大数据的风控管理
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利用大数据时代数据量无限扩大、链条无限延长、体系不断完善、捕捉难度日益降低的历史契机,可建立客观信用评价体系,打破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传统信用评价思维,改变以抵押担保为主的传统信贷方式,创建一个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智能风控体系。
4.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投融资
企业资源的配置主要是指在企业资源供给十分有限的条件下,有效地将企业中的各种资源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分配,以此实现资源的有效性,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地尽其利。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应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水平和获得的经济效益。
财资管理要积极发挥降本增效的作用,在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的全生命周期,及银行资管内部清算、保险企业核保理赔等全运营流程中,运用专业技能和财资科技,实现成本费用的优化。通过智能分析,把资源有效地投入到战略倾斜的业务、产品、项目及技术创新等领域中,同时通过关键指标设定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估,加强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在落实战略的同时给具体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业、财、资深度融合,引领企业战略决策。未来,企业内部的合作与协同将打破组织边界,财资部分将与采购、营销、运营等各种部门交织起来,形成网状结构。数字财资将以客户为中心,在客户体验、在线交互、群体创造、接口透明、智能驱动、网络协同六个维度上,实现智能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