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数科 财资数科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首页 › 交易银行 › 浙商银行首推应收款链平台,解决企业痛点问题

浙商银行首推应收款链平台,解决企业痛点问题

财资君
8 年前

为帮助企业盘活应收账款、加快资金周转,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8月16日,浙商银行推出业内首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企业“应收款链平台”,在平台上应收账款可转化为电子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这一平台的推出标志着该行成为业内首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应收账款的商业银行。

在应收款链平台上,付款人签发、承兑、支付应收款,收款人可以随时使用应收款进行采购支付或转让融资,解决企业痛点问题,帮助企业“去杠杆、降成本、增效能”。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应用

区块链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智能合约等特性。应收款链平台是浙商银行依托“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创新设计、开发的企银合作平台,可有效解决企业应收账款的真实性确认、快速流转等问题,更安全高效。

具体看,去中心化实现了企业的唯一签名,在区块链上密钥一经生成后不能更改,银行等任何第三方均无法篡改应收款交易信息,最大程度保证应收款信息安全;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记录应收款信息,改变传统应收款依赖于纸质或电子数据,从技术上排除了数据被篡改、被伪造的各种可能;此外,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可保证应收款各类交易根据智能合约规则自动、无条件履约。

自6月1日投产上线以来,应收款链平台运行平稳,各项业务处理正常,试点企业使用简便易行。8月初,某公司通过该平台在线签发首笔区块链应收账款133.9万元,并进行了企业间的线上支付交易,从系统对接到签发成功,只花了短短两天时间,客户对此赞不绝口。浙商银行也因此成为业内首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应收账款的商业银行。

盘活应收账款的利器

除了现金和票据结算,企业大都采取账期的方式延后支付,造成应收账款占比很高,影响资金周转。“金额小、应收款确认难、登记手续太繁琐……”,这些问题是企业现实中常常碰到的,也制约了应收账款盘活。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达12.6万亿,而金融机构和保理公司的商业保理业务量仅为5000亿元,意味着盘活的应收账款占比不足4%,凸显在交易环节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

近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供应链金融迅猛发展。然而由于风险控制难、操作繁琐、效率低成本高等原因,仅在汽车供应链金融等部分行业广泛应用。因此,浙商银行另辟蹊径,致力于帮助企业解决应收账款盘活问题。

企业可通过应收款链平台签发、承兑应收账款,将账面的应收账款转变为安全、高效的支付结算工具,盘活应收账款,减少对外负债;围绕核心企业,银行机构为应收账款流通提供信用支持;上游企业收到应收账款后,可在平台上直接支付用于商品采购,也可以转让或质押应收账款盘活资金,方便对外支付和融资。这样来,有效盘活企业应收账款,并带动产业链整体“去杠杆、降成本”,优化财务报表,加快资金周转,增强竞争力。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自金融”商圈

浙商银行应收款链平台可以提供单一企业、产业联盟、区域联盟等多种合作模式,助力企业构建供应链“自金融”商圈。单一企业商圈,由集团企业发起建立、成员企业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在商圈内办理应收账款的签发、支付、融资等业务,并可以转让至圈外机构,增强流动性。产业联盟商圈,由核心企业发起建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联盟成员共同参与,从下游客户签发应收账款开始,在物流中无缝嵌入资金流,减少联盟成员外部融资和资金沉淀。区域联盟商圈,由区域内龙头企业发起、其他加盟企业参与,延伸到各加盟企业的供应链上下游客户,根据真实交易和商业信用签发应收账款,在联盟内进行转让、融资等。

依托应收款链平台构建“自金融”商圈,可充分挖掘集团企业及上下游优质企业的商业信用价值,上下游企业可依托核心企业或银行信用盘活应收账款,减少资金占压,降低融资成本,从而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良好的供应链生态圈。

安全高效的服务体验

浙商银行应收款链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用户注册简便,数据无法篡改,交易操作安全,支付融资便利,客户体验优良。应收款链平台的应收账款签发、承兑、支付、转让、质押、兑付等业务全面实现线上化操作,可以大大节省人力和时间。平台上的应收账款可以任意分拆,满足支付、质押、转让等需求,促进应收账款快速流转,增强流动性。浙商银行提供账户开立、信用增级、资金支付、电子签名、征信报送等技术服务,平台系统运行高效安全,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浙商银行徐仁艳副行长表示,应收款链平台是浙商银行把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企业应收账款业务,增进企业流动性服务的又一重大创新;将企业应收账款转化为电子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可以轻松盘活流动资产,加快资金周转,减少融资成本,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今后,浙商银行将持续创新金融科技应用,促进银行发展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区块链浙商银行
0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浙商银行:创新“池链融合”,推动长安跨越汽车制造转型升级
  • 浙商银行:助力大型企业,共绘金融新篇
  • 推进“四项新升级” 做好“五篇大文章”——浙商银行以供应链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 江苏银行杭州分行:以科创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 欢迎订阅2025年《财资中国 · 财富风尚》杂志!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25家央企:2024年财务工作重点
6家央企实践:持续推进境外司库体系建设——设立香港财资公司、构建跨境资金池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五大视角剖析,解读司库的本质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供应链金融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政策资讯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5 财资数科.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