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法斯2019中国企业付款调查报告分析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状况,揭示了目前企业赊销管理现状、逾期账款现状和风险,以及主要聚焦的高风险行业。
逾期付款状况也在2018年有所恶化:2018年,62%的企业遭遇过逾期付款,40%称逾期金额在2018年有所增长,这比2017年的29%要增加不少。更令人担忧的是,遭遇超长期逾期付款(超过180天)金额在年营业额中的占比超过2%的受访企业比例,从2017年的47%增至2018年的55%,根据科法斯的经验,80%的超长期逾期付款无法追回。当此类逾期在企业的年总营业额中的占比超过2%,便会对企业现金流构成风险。
此外, 在这一风险谱系的高风险一端,超长期逾期付款金额超过年营业额10%的受访企业中, 所占行业比例最大的为建筑业(28%),其次为汽车(27%)和ICT(25%)。
制药业此比例最低(7%),甚至低于农副产业(12%)。雪上加霜的是,近60%的受访企业接受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及/或商业承兑汇票来代替现金支付。这类付款模式其实蕴含着现金流风险,而随着经济增长在2019年继续趋缓,预示中国企业面临更严峻的营运风险。
付款条件: 延长还款增加令企业现金流风险恶化
与经济增长势头趋缓相符的是,多数受访企业将市场竞争(2018年为40%,2017年为31%)和资金流动性趋紧(2018年为19%,2017年为14%)列为信用期限延长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受访企业因为对其客户更有信心而提供信用还款的亦有所增加(2018年为36%,2017年为32%)。
这一信用期限的增长主要归因更多企业提供超长付款期限,而提供低于30天信用期限的受访企业相对减少。尤为显著的是,提供平均信贷期限超过120天的受访企业占比从2017年的12%增至2018年的20%。(如图1)
▲图1 平均信用期限 (天数)
在此谱系的另一端是农副产业,尽管其付款期限也延长了4天,但2018年的受访企业平均信用期限仅为59天,仍是各行业中最短的。零售和化工紧随其后,化工行业2018年的信用期限更是缩短了11天。纺织、造纸和木材行业在2018年的信用期限均在平均数以下。
▲图2 调查中不同行业间的信用期限差别
逾期付款:延迟还款增加令企业现金流风险恶化
超长期逾期付款占年营业额2%以上的受访企业比例从2017年的47%升至2018年的55%,主要原因是由于表示超长期逾期付款占年营业额2%~5%的受访企业数量的增长。在此谱系的高风险一端,即年营业额的10%以上被超长期逾期付款金额占用的受访企业比例在经历了2017年的激增后,2018年维持在21%左右。这一迹象表明中国企业仍承受压力,且导致2018年违约数量创下新高。(如图3)
不同行业间的差异十分显著。超长期逾期付款金额占年营业额比例超过10%的受访企业中,建筑业占比最高(2018年28%,2017年32%),其次为汽车(2018年27%,2017年27%)和ICT(2018年25%,2017年22%)。制药业占比最低,仅7%,其后是农副产品业(12%)。
▲图3 逾期付款的平均天数和变化趋势
经济预期:随着增长势头趋缓,隐藏的风险显现
与这种不利条件相印证的是,多数受访企业认为2019年经济增长状况难有改观(59%,一年前为33%)。这是自科法斯2003年开始进行中国企业付款调查以来最悲观的预期,反映出国内情绪的急剧恶化。尽管多数管理者的乐观预期与对宏观经济前景的消极预测自相矛盾,但普遍对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预期都更加保守。46%的受访企业表示,其销量在2018年相比2017年有所增长,且54%预期2019年销量进一步提升。现金流的调查结果更是如此。仅37%的受访企业表示其现金流相比2017年有所改善,而47%则预测其会在2019年改善。
尽管经济预期恶化,仅不到20%的受访企业称正使用信用保险或信用报告来减缓风险。在保理和商账追收方面,使用状况更为减少,仅6%受访企业使用此类工具。而且,近40%的受访企业承认其不使用任何信用管理工具来减缓风险。
雪上加霜的是,近60%的受访企业接受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及/或商业承兑汇票来代替现金支付。尽管这有助于改善资产负债表,但这些支付形式明显会造成逾期付款。虽然这些逾期付款不会出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但却隐藏着企业现金流风险。随着2019年经济增速降至6.2%,这些风险可能暴露,导致部分行业的违约率进一步提升。
★关注财资一家微信公众号,回复【企业付款行为】即可获得完整版报告!
专家解读——科法斯集团亚太区经济师卡洛斯·卡萨诺瓦
Carlos:目前企业面临现金流和偿债压力的主要原因不尽相同。根据科法斯的调查,大部分企业指出逾期付款的主要原因是客户财务恶化。其原因包括:激烈的竞争蚕食了利润空间,缺乏融资来源,以及中国经济增长趋缓。从宏观的方面而言,公司债券以及利息保障倍数等因素也占很大一部分。在我们2018年调查报告中,33%的能源企业遭遇超过年营业额10%的超长期逾期付款,所有上市企业中有接近30%面临偿债压力,这是通过利息保障倍数得出的(EBITDA/利息费用低于1)。不出意外,2018年债务违约涉及的企业多数还是能源行业。通过观察2018年中国3700家上市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我们发现2019年行业分化趋势将日益明显。近20%的房地产企业声称收入不足以偿付利息支出,这与我们的调查相一致。建筑业是超长期逾期付款在年营业额中占比超10%的受访企业中行业比例最高的(32%)。其次为汽车(2018年27%,2017年27%)和ICT(2018年25%,2017年22%)。
Carlos:这些行业信用期限长的原因各异。譬如,能源和运输的产品生命周期较长,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提供较长的信用期限。汽车行业和建筑行业正在经历阵痛期,2018年第四季度,国内消费增速减弱(以汽车销售下滑为主)成为拖累GDP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促进国内消费,国家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提供补助以鼓励并刺激农村地区的汽车和家用电器消费以提高需求,从而保持消费通胀率在3.0%左右的稳定水平。建筑业在2019年要面临巨大的债券期限,雪上加霜的是,去杠杆化效应与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有所叠加。
Carlos:企业应该采取更保守的信用风险管理:以前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再有效。譬如,国有企业的公司债务,尤其是地方政府下的企业,不应被视为担保。另外,经济体系存在不少隐藏风险。尽管经济预期恶化,近40%的受访企业承认其不使用任何信用管理工具。仅不到20%的受访企业称正使用信用保险或信用报告来减缓风险。贸易信用保险是一种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工具,能保障企业免遭因不可预见的客户方破产或货款拖欠而造成的财务损失,同时保险公司能为企业提供给予买家信用额度的定制化建议,协助企业建立优质的预防体系,预测和解决客户应收账款拖欠困难。而且银行亦重视企业的应收账管理,并以此来审批企业贷款。所以企业可以利用贸易信用保险取得融资来应付业务需要。
话题互动
欢迎在留言区留言或加财资君,与我们互动,即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一份~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