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的细分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交易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产品品质和协同服务能力,因此,产品建设的策略、交付渠道以及服务场景的构建等,对现今交易银行业务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交易银行产品建设策略
标准化产品就是客户使用产品时千人一面吗?我认为不是。标准化产品是指产品的功能、流程和服务相对是统一的,但一样可以有个性化差异,或者是为了体现客户、地域、交易渠道的差异性,在具体功能上体现出不同品质的服务。比如:电汇业务可在客户的贡献度、地域、交易渠道等维度上体现出手续费的差异性。再比如:现金池业务能根据客户的资金管理模式灵活定制。
以品质创品牌,以品牌促效益,产品和品牌相辅相成。强化品牌建设,全面发掘市场机会,具有品质和品牌效应的产品,本应该卖贵一点,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如果没有客户规模、没有品质、品牌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只能靠拼价格,这是极不可取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交易银行的客户要做广做深,交易银行产品也要做精做透,做到极致。在建立健全产品体系的同时,打造好重点产品。例如:资产端信用证、保函、票据池、保理、预付款等、负债端现金池、跨行资金管理、对公一户通、以及增值类现金管理产品。适时推出交易银行品牌以及旗下的子品牌,比如现金管理品牌,贸易融资品牌等。
渠道与场景的构建策略
以上三种交易银行场景服务面向的是不同客户群或者是客户成长不同阶段中的需求,那么商业银行的渠道发展方向和场景构建的路径是什么呢?个人认为商业银行首先要练好内功,创新丰富“自建”场景,深入研究行业细分场景,在红海市场中寻找蓝海,选择好、选择对“输出”场景,将这两类场景服务整合在一起,走平台银行的发展道路;其次在平台化、数据化的大趋势下,大力发展“嵌入”技术(H2H、API等),为企业的各种应用场景提供安全、便捷的后台金融支撑,走场景银行的发展道路。
首先谈谈自建场景。自建场景相对来说是比较传统的,“入口”和“渠道”从来都不是商业银行的短板,经过多年在电子银行端的投入和建设,从最初的电话银行到网上银行再到手机APP,对于银行来说,从未放松过对“入口”和“渠道”的重视。
其次谈谈嵌入场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电子商务产业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建立了自己的ERP系统以及交易平台(例如各种水平和垂直电商平台)。在这种业态环境下银行如何扮演好金融服务商角色,就显得越发重要。银行最擅长的是金融业务,通过多种手段(例如银企直连、Open Bank API等)把产品和服务嵌入企业各种应用场景,为客户交易行为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和企业一起生长融合才能更长久。
最后谈谈输出场景。商业银行为企业客户搭建平台,最大的风险是对行业认识可能不够透彻和专业、对客户应用场景复杂性和多样性认识不足、运营能力相对薄弱、流量导入困难等。相对于个人客户的场景构建不确定性因素更多,因此在构建企业客户的输出场景时需要广泛调研,慎重决策,场景内容不需要过于复杂,也许就是那么几个痛点和难点,比如现在比较热的链式融资,把非标“应收账款”盘活转化为能在平台流转的电子凭证资产,平台上实现电子凭证的闭环运营,依托核心企业信用解决上下游的多级供应商、经销商账期长、融资难等因素导致的资金周转问题,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效率。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将交易银行自建场景和输出场景统一规划和整合,即将企业网银、企业APP和未来各种输出场景平台应用有机融合到一起。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