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数科 财资数科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首页 › TOP访谈 › 十八字财资"真言”——首创股份的融资策略

十八字财资"真言”——首创股份的融资策略

财资君
9 年前

首创股份以其融资模式亮点打通了财务管理及企业经营,"保需求、降成本、统筹化、优结构、强集中、重创新”谓之首创股份融资十八言。

 

【分享嘉宾】

冯涛,首创股份CFO。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曾就职于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EAS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

 

Q1:去年首创股份频频收购海外优秀的固废处理公司,对公司的全产业链布局有什么影响?

冯:首创股份是1999年成立的,2000年上市,到今天2015年,整体资产规模超过360亿,全年收入在70亿以上。这么多年变化,水务是从无到有,从0到全国份额中领先的,实际上经历了很多变化,现在不仅是水,实际上是水务的全产业链,有自来水、污水、固废处理、水厂的建设、设计咨询、专有设备制造及销售,应该是全产业链覆盖的公司。

冯:固废这块应该说是布局比较早,最早是布局首创环境,香港的一家上市公司,专门做固废的,在集团的指导下,一方面做国内的项目,一方面国际上的固废项目也有所放开,因为环保行业,无论是水还是固废,他有一个和其他行业不同的特点,它是一种自然垄断性而且还是跨期比较均衡的增长,就是我们拿到一个项目之后,应该在特许经营期内,比如20-30年,水量是不增长的,价格是在合同中有所约定的,包括水价的调整机制也有所约定,实际上锁定了我的收入,成本也是相对可控的。这样的话,收入、利润相对是在一个稳定的区间,虽然回报率不高,但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说,基于这个点,给我们的一些思考,特别是在外部机会出现的时候,特别是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所有的央企都会走这条路,很多都已经拓展的已经很成规模和体系了。我们还好,包括集团,对国际化也很重视,包括在一些项目出现的时候把握机会。因为一定规模的企业发展必然要走国际化道路,早走比晚走强,而且是找一个比如相对稳健成熟市场,一是他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比较稳定,第二个是他确实有一些技术或管理的回馈,反映到大陆对应的项目上,会促进项目其他收益的提升。

Q2:围绕全产业链的布局,首创股份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一般行业相比有哪些区别?

冯:首创股份的财务模式也经过一些转变,在最早的时候是简单的财务部,但他的职责实际上是这么多年一步步搭建起来的。现在的职责基本上是相对比较全的,包括会计核算、信息披露、税务管理、全面预算、财务分析、资产管理(资产评估和产权登记),还有一些方面是一般企业没有的,我们财务的投资、尽调、并购估值,这方面不像央企那么成熟有单独的投资部门、资本运营部门来单独考虑。实际上首创股份前几年的发展是在财务这条线,因为比如财务测算,这个有一定的专业性,投资部门当时没有这个力量,实际上有一个小团队在做这一块,今天是有所调整

冯:我理解是财务要做两端的事,一个是资产负债表的右端管理,比如说债务结构、债务成本、债务来源、资金计划;左端管理,现金管理方案,不能让资金闲置,如何合理预测资金的需求,还有上下打通,资金池的集中管控方案,一个目的就是让公司整体的资金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比如资金,刚起步的企业只有简单的资金收付。这几年发展下来,融资管理、银行授信(包括管理),现在授信在200亿以上,包括债务管理(发债),包括短融、中票、并购贷款、超短融这些应该是做得比较多的。这是一块,资金管理另外还有一块,就是我们的内部资金池的管控。因为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首创股份现在近200家左右分子公司,这一块资金的调度集中,运用资金池银企直联,这也是我们在做的一块。

Q3:首创股份在进行海外投资或收购时,跨境资金是如何管理的?

冯:实际上海外融资这块头几年也有所布局,我们设立了首创香港,那是比较早的,当时定位他就是海外融资平台,因为我们国内融资这条线打得还是比较宽,比较多,包括国内也是3A评级,各方面债的工具,包括银行给我们的支持也比较大。国际上这块我们做的也比较多,包括发行国际的公募债、私募债、人民币的,这实际上是对应了当时我们的一些项目。实际上也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上的资金,在特定时间内,跟国内的差异化。确实是有所考虑。

冯:跨境的我们实际上考虑过一些,包括境内境外的打通。主要是境外那块,香港的那个我们基本能做到。另外,两个实体公司,新西兰、新加坡,这两块是刚刚并入到股份体系,坦率说,这块未来还是要加大力量去做的,就是到底值不值得做,怎么做,让它类似有个全球资金中心,这是我们考虑的方向,但我觉得这块还是要研究透了,得有个专门的金融人才,而且包括企业文化,资金归集等方面想清楚了再动作。

Q4:首创股份在融资方面有哪些独有的亮点?

冯:2016年,首创股份提炼了18个字来考虑,整体的资金盘子和计划。第一个是保需求,保证我大量投资所带来的资金需求;第二个是降成本,通过成本降低获得企业价值提升;第三是统筹化,就是把单一的投资事项统一考虑股权债券的统筹,境内和境外的统筹,总部和分子公司的统筹;优结构,整体债务的短中长期的结构,股权债券的结构,特别是资本结构的变化;强集中,首创股份的分子公司是比较多的,特别每年还有新增的项目并进来,这个就是通过账务管理、资金集中管控等手段把分散在底下的财务资源集中起来;重创新,现在是各个融资工具也比较多,及时抓住一些市场信息,找到适合我们的企业的最优的资金控制方式。

Q5:那首创股份在融资渠道是如何进行统筹管理的?

冯:这块是有一个想法,量化管理这个词,就是把传统的经验管理到量化管理,实际上就是有一个资金中介或资金渠道的管理,实际上可以选择几个因素来考虑,一个就是我选择一个资金中介的话,比如说银行或发债,我怎么选择,比如说额度,例如我需要10个亿,他是不是能满足或者有什么组合,例如银团,第二个就是成本,因为我们企业是对成本高度敏感,这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第三个是节奏,实际上就是时间的匹配度,我对资金的需求能够及时满足,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这个可能是优先的。还有风险,假设同等条件下,我现在倾向风险相对锁定的,做美元,实际上我们要考虑掉期,锁定成本,不能出现风险,如果在同等条件下,我可能优先选择人民币。另外还有一个结构,比如我们倾向于中长期的,以及还要考虑资产负债结构,有些是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考虑。比如说我们今年是把一个还没到期的中长期贷款做了一个置换,重新做了评估,额度增加项目也拉长了。其实就是几个维度统筹考虑。

0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对话】前程无忧首席财务官张丹:财务数智化转型实践
  • 【对话】毕马威张庆杰:中国制造业聚焦高质量“走出去”,制胜全球化新时代
  • 【对话】三井住友郑永强:以数据治理升级保险服务,提升保险价值
  • 【对话】朝云集团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钟胥易:数字化战略下的财务转型与外汇管理
  •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25家央企:2024年财务工作重点
6家央企实践:持续推进境外司库体系建设——设立香港财资公司、构建跨境资金池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五大视角剖析,解读司库的本质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供应链金融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政策资讯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5 财资数科.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