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数科 财资数科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首页 › TOP访谈 › 浦发银行交易银行全景视图

浦发银行交易银行全景视图

财资君
9 年前

从思维、组织架构到客群、产品体系以及资源渗透等,浦发银行已经探索出清晰的交易银行的战略。为了更深一步了解浦发银行交易银行业务的全景视图,财资一家专访浦发银行交易银行部、投资银行及大客户部总经理杨斌,解密浦发银行交易银行的经营逻辑。

 

【分享嘉宾】浦发银行交易银行部、投资银行及大客户部总经理 杨斌

 

Q:浦发银行今年2月份正式成立了交易银行部,组织架构有何调整?
A:浦发银行成立了交易银行部后,迅速对交易银行部门架构进行了调整。新的架构项下,交易银行部在原来的贸易与现金管理部五个处室(跨境金融处、供应链金融处、电子渠道处、财资管理处、贸易服务处)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处室和两个中心。
新增的两个处室分别是同业电子渠道处及机构业务处,同业电子渠道处一是为浦发同业客户部门打造的交流平台,实现系统内的资源共享,二是实现同业的联动和打通,创造同业交易业务机会;机构业务处则负责无贷客户的经营,包括事业单位、财政单位以及其他无贷款需求的结算性客户。两个中心指的是工商企业经营中心、科技金融中心,主要负责小微型工商企业及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以交易银行服务打通其经营环节和产业链。将两个中心加入交易银行业务的初衷是,工商企业和科技金融中心的客群偏中小型企业,与交易银行部的客群一致。

Q:浦发交易银行的产品体系是如何构建的?
A:浦发交易银行产品体系主要有五大方面:第一,在财资管理产品方面,随着客户财资管理需求的发展,围绕互联网、定制化和全球化三大概念,通过打通离在岸、本外币满足跨国企业集团和“走出去”企业的跨境资金管理需求,做强做深企业资金管理服务模式,探索财资管理服务模式创新,通过产品和系统的定制化服务,将资金管理嵌入到企业经营中,帮助客户有效提升资金管理效率,降低财务成本和防范资金风险。第二,跨境金融的产品主要是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等,进一步深化推动跨境联动金融业务的创新,满足进出口企业、“走出去”机构与企业、跨境服务贸易机构的跨币种、跨市场资金结算便利和避险需求,包括基础结算、离在岸一体化、并购融资、资本运作等一整套跨境金融服务。第三,针对一些公用事业单位,例如医院、港口、学校等企业,浦发银行的支付结算平台可以提供一站式的跨行对公账户收款服务,而对于电商,也能提供完全基于互联网的多银行支付结算,免去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中间环节,且更安全、稳定。第四,电子银行产品积极进行跨界合作和互联网金融创新整合网银、银企直联、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多渠道,打造一站式跨行收款、云账单、跨行付款智慧路由等支付渠道和数字化在线融资平台、电商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网上跨境金融项目平台等智联渠道。第五,在供应链金融产品方面,浦发银行锁定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通过服务支撑帮助其理顺和优化交易链上的流程节点,将银行产品加载到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满足企业进一步稳固上下游关系的需求,并重点发展具有自偿性特征的贸易金融产品。

Q:浦发银行在资源配置方面如何来匹配交易银行业务的发展?总行和分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A:在资源配置方面,专业的团队和明确的分工是必要的。浦发银行在2005年就开始打造公司业务产品经理,至此已经形成的产品经理、客户经理双线并行作战的人才格局。此外,浦发银行每家分行都设有交易银行部,配备相应的产品经理团队、客户经营团队等。在浦发银行交易银行战略中,总行担当一个企划和全局统筹的作用,分行按行业和区域的分类形成各自的特色和竞争力,这样在推进交易银行过程中各分行一方面能够实现互补和学习,另一方面也避免行内资源的重复浪费。而且,浦发交易银行体系并非松散的组织结构,而是将与交易银行业务相关的各部门整合一起,树立实体品牌形象,避免业务多部门管理、产品及服务分散、各部门沟通成本较高的问题,充分发挥部门内部协同效应,整合优质资源,全面服务客户,增强客户体验。

0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对话】前程无忧首席财务官张丹:财务数智化转型实践
  • 【对话】毕马威张庆杰:中国制造业聚焦高质量“走出去”,制胜全球化新时代
  • 【对话】三井住友郑永强:以数据治理升级保险服务,提升保险价值
  • 【对话】朝云集团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钟胥易:数字化战略下的财务转型与外汇管理
  •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25家央企:2024年财务工作重点
6家央企实践:持续推进境外司库体系建设——设立香港财资公司、构建跨境资金池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五大视角剖析,解读司库的本质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供应链金融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政策资讯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5 财资数科.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