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晓波,本文选自中信出版集团《新制造时代:李书福与吉利、沃尔沃的超级制造》一书。
一
在我观察的企业家中,李书福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我们虽同处浙江杭州,彼此并不熟识。十年前,众多媒体说李书福是“汽车疯子”,蓝狮子也出版了一本关于李书福早期创业的图书,以观察者视角来解读有些“异类”的李书福。当时我有“三问”:
一家国有体制外的民营企业,有没有可能在准垄断行业获得一席之地?
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及市场资源的后来者,有没有可能在汽车行业里拼出一片天?
一位草根出身的商人,有没有可能蜕变成具有现代商业气质的企业家?
十年后,蓝狮子的创作研究员深入走访了从杭州到哥德堡的几十位吉利与沃尔沃的高管,创作出版了这部《新制造时代》,试图用李书福与吉利的变化来回答之前的三个问题。
在确定这本图书选题之前,我和李书福见过一面,他表现出来的低调、谦逊,甚至有些客套、腼腆,一度让我产生了错觉,以为自己见到了一个“假的李书福”。
当初那个在媒体眼中有些狂妄、偏执,甚至兼具表演天赋的“汽车疯子”,已然不见;站在面前的,是一个谈起汽车制造就两眼放光,从安全技术、绿色节能到“车联网”、智能化都能侃侃而谈的汽车专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脸上流露出的虔诚与敬畏的神色,就像一个精神上彻底皈依的教徒。
这引发了我们的好奇:李书福的这种变化是从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发生的?
二
李书福1963年出生于浙江南部,有人说当地人血液里天然就流淌着冒险的基因。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与柳传志、张瑞敏、宗庆后等创业者一样,李书福凭借能够嗅到利润机会的天赋,大胆尝试各种市场机会,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在20世纪的90 年代末成为最早富裕起来的人。不过,在那个时期创富传奇不只有李书福一人。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善于发现并挖掘市场机会,因势而动,逐利而行,对风险与收益精打细算。企业家则不一样,他们会更专注于某项事业,并坚持不懈。当李书福把所有鸡蛋都放在“造汽车”这个篮子里的时候,他就不再是普通的生意人,是在学习做一个企业家了。
1997 年前后,单是浙江和江苏两省就有8 家以上的民营企业提出了造车战略。别人造车,都给自己留后路,在不放弃原来产业的基础上,把造车当作一个“大诱饵”,希望以此获得政府的支持、银行的青睐。只有李书福最“疯”、最“傻”,一说造车,他心无旁骛的把身家性命都赌了上去。
彼时的李书福没多少钱、也没核心技术,在被外资车、合资车垄断的市场上以低价策略到处搅局,还时常口出狂言,“汽车疯子”的名号由此得来。很长一段时间,李书福的煽情、草根与看似木讷,为他赢得了国内传媒的同情与好感;他的偏执与疯狂,也为吉利品牌赢得了关注。这些并不足以给李书福与吉利带来关键性的改变。2007年,吉利汽车21.9万辆的年销量仅为产能的一半,在中国汽车市场名列第十、市场份额为2.5%,吉利在国内消费者中的认可度并不高,在国际上也属于无名之辈。
三
吉利并购沃尔沃,让李书福实现了惊险的一跃。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了中国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并购优质资产的机会。在汽车行业,南京汽车集团收购英国罗孚、上海汽车集团收购韩国双龙、北汽控股收购瑞典萨博等等跨国并购案密集上阵,最著名的是吉利并购沃尔沃。
从2002 年开始,李书福就一直盯着福特旗下的沃尔沃,几经波折,终于8 年后得偿所愿。李书福用一次并购让全世界认识了他,认识了吉利。
这次并购带给吉利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沃尔沃的3 家工厂、1 万多项专利权、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能够反哺吉利汽车的技术研发,形成了均衡的产品线和完整的制造体系。
带给李书福的变化,可以用“冲击”来形容。沃尔沃的供应链、员工培训体系、安全试验中心、大型试车场以及遍布全球的销售与服务网络,让李书福学会用全球化的商业思维,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去体验管理的艺术与智慧。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个草根创业者激情澎湃的年代,一大批创业者像李书福一样,出身草莽,不无野蛮,性情漂移,坚韧而勇于博取。他们处理任何商业问题都能够用最简捷的办法直指核心,能够拔去一切道德的含情脉脉而回到利益关系的基本面,中国越来越大的经济规模给了他们无限的可能性。
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开始融入全球,企业家也逐步融入世界主流的商业文明。在全球化竞争界面上,随着人口红利、成本优势渐次消弭,求速度、粗放式发展归于沉寂,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敬畏技术、敬畏市场、敬畏规则成为每一个企业家的必然选择。
近来年,社会关注更多的是企业的商业模式转型。事实上,企业转型的关键在于人的转型,首要的又在于企业家的进化。通过本书我们可以较为清晰的读到,在这个巨变的时代,
李书福这一代企业家身上所呈现出的巨大撕裂感,可以看到他们的创新与进取,也看到他们的反思与救赎。
这才是一个中国企业家进化的全部。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