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数科 财资数科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首页 › TOP访谈 › 跨国集团人民币跨境集中收付轧差系统的构建——专访阿尔斯通亚太区司库徐连生

跨国集团人民币跨境集中收付轧差系统的构建——专访阿尔斯通亚太区司库徐连生

财资君
8 年前

跨国集团人民币跨境集中收付轧差系统的构建——专访阿尔斯通亚太区司库徐连生-财资数科

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2014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满九年。今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性更加明显,这也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奠定了重要地位。就人民币国际化对跨国企业的影响,这次我们采访到位于新加坡的阿尔斯通亚太区司库徐连生先生。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需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需要企业的积极响应。阿尔斯通作为最早将人民币作为集团内部公司间交易币种的公司,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自然也给公司自身带来了一定的实惠。从2012年初在香港发行的点心债到2013年初人民币跨境集中收付轧差试点,阿尔斯通可谓一路绿灯。2014年2月18日,上海自贸区启动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试点,央行上海总部发布《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细则中关于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的起草,正是基于阿尔斯通人民币跨境集中收付轧差试点的成功。”阿尔斯通亚太区司库徐连生说道。许多跨国公司和中资集团公司来到阿尔斯通取经,这其中甚至还包括很多中外资银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截至2014年6月,在短短的一年内,仅是银行的手续费和基本交易费,阿尔斯通的人民币跨境集中收付轧差系统为集团公司节约了约数百万元,另外由于大约80%的阿尔斯通中国公司的收款和付款都与集团海外关联公司相关,跨境集中收付轧差系统减少了很多的工作量,降低了手工处理相关票据文件的人力,极大的提高了收付款流程的效率

人民币跨境集中收付轧差系统构建

“构建人民币跨境集中收付轧差系统主要取决于公司的实际需求以及管理层的意愿,所需要的系统平台其实很简单,首先要具备一套运转良好的应收应付轧差结算系统就,当然,重要的还是公司内部的沟通。”徐连生表示,“这个方案需要跨国公司具备一套健全的轧差流程体系,这不是件难事,但是在运作过程中也许会碰壁,因为决策上是由欧洲或者美国总部来做决定的,并不是中国。”

阿尔斯通现有的多币种轧差系统Alnet覆盖了阿尔斯通全球的集团内收付款,包括贸易和服务以及与软件使用权等相关的款项。起初将人民币加入到Alnet中并非易事,相反地,对于这个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跨国企业来说可谓巨变,但是人民币跨境集中收付轧差的成功实施显著提高了中国区人民币交易的效率。

过去阿尔斯通北京公司的财资人员需要不断打电话到中国的各大银行确认款项相关协议和收据,更别说人民币在岸对冲的相关文件了。随着人民币纳入Alnet系统,相关的文件都实现电子化,工作量也明显降低了。

在Alnet系统中全球所有相关人员都要遵守月度计划,其中的付款和汇款都是根据每月制定的轧差结算日制定的。在每月轧差结算日上,系统会生成一个总体报告发送给全球的相关人员包括中国司库,这个报告中列出了款项的金额和接收人,全球所有关联公司还会得到一份净总值,凭着这份净总值他们可以将资金接入阿尔斯通在香港的离岸人民币账户。“这样的轧差系统最适合有着大额在岸和离岸公司间付款的集团公司。”徐连生强调道。

因为有银行核实发票,司库只需要另外将发票信息添加到Excel表格中,这个表格再上传到涉外收入申报系统以进行涉外收入申报登记。当所有的付款流程进入标准化进程,需要对流程和支付进行的主要改进包括,在全球内部订购单中创建标准化的人民币收款和付款程序,充分减少了中国的银行账户和离岸人民币中的外币数。

人民币跨境集中收付轧差同时还减少了在中国的第三方外币资金和应付账户数,降低了汇款成本和相应的人工工作量,避免了重复工作。

精于内控

阿尔斯通一直以来备受央行的青睐,除了因为具备全面的内部轧差交易系统和,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其极致的内控系统。徐连生曾介绍道:“阿尔斯通公司内部名曰E-BOOK的内控手册,一直是公司财务、财资及各个方面工作奉行的圭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何来做、流程是什么,都一一做了详尽的规范。基于这种规范,我们在财资领域内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大的框架指导下进行的,这样就能够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正确的方向和强有力的支持,从而使财资活动更加简便、快捷、高效。”用徐连生的话说,“阿尔斯通的内控要求已经做到了极致。”

“即使中国的监管单位简化了交易手续,阿尔斯通还是要求内部子公司上传合同、发票以及相关交易表格。”徐连生说道,“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保证交易充分符合公司内控的要求。也正是因为如此严谨全面的内控体系,我们才能一路通行。”

目前央行关于上海自贸区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的相关政策还只适用于上海自贸区内,但阿尔斯通的人民币集中收付跨境轧差的运用范围已经先于尝试了。

徐连生曾指出,我国GDP居世界第二,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但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中的使用量却微乎其微。2014年上半年,虽然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七支付货币,但在全球支付清算的使用份额仅为1.43%,距离美元、欧元的绝对份额相差甚远;人民币虽然是全球第九大交易货币,但人民币瓦灰交易占全球外汇日均交易量的比重仅为2.2%。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与其经济体量贸易规模严重不相称。“现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在国内外已经没有任何限制,接下来政府应该进一步减少行政干预,加强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尝试。”他认为,“我国的汇率、利率政策将在未来的时期内可能会有新的变化,进一步的资本账户自由化指日可待。”

“要取得监管机构的青睐,集团公司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内控系统和轧差系统。与其等待新的自贸区政策的发布,集团公司更应该掌握主动权,进一步加强内功的建设。”

人物小传:徐连生先生

徐连生是阿尔斯通公司亚太区司库,负责区域内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资金管理、外汇风险管理、投融资管理、保函、公司商务卡和保险管理。拥有国有商业银行近七年的银行业务工作经验,并在大型跨国公司财资管理、投资和风险控制领域具有20年的丰富经验。

0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对话】前程无忧首席财务官张丹:财务数智化转型实践
  • 【对话】毕马威张庆杰:中国制造业聚焦高质量“走出去”,制胜全球化新时代
  • 【对话】三井住友郑永强:以数据治理升级保险服务,提升保险价值
  • 【对话】朝云集团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钟胥易:数字化战略下的财务转型与外汇管理
  •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25家央企:2024年财务工作重点
6家央企实践:持续推进境外司库体系建设——设立香港财资公司、构建跨境资金池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五大视角剖析,解读司库的本质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供应链金融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政策资讯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5 财资数科.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