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兴荣 李秦
在管理创新与组织变革的趋势下,企业以数字化技术作为变革赋能的核心支撑,重构内部资金等金融资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资金的集约、高效、安全管理,促进业、财、资深度融合,不断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力、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而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随着数字技术快速演进,金融支付手段更新迭代,以及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加快,企业传统的资金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管理能力现代化和监管数字化的新要求。2022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提出要重构内部资金等金融资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资金的集约、高效、安全管理,促进业财深度融合,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与组织变革,不断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力、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近日,本刊专访了广汇汽车资金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吴文华,他基于大型企业集团的管理经验,对金融资源的融合协同、资金管控模式的优化、融资产品的选择等做了详细介绍。
01
以金融资源为核心,提升财务精益管理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下,企业需要围绕创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对资金等金融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和统筹调度,从而防控资金风险、提高资金运营效率、降低资金成本。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范围的持续拓展,企业管理层常常面临融资成本高、融资管理风险大、信用资源分散等痛点。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整合金融资源,加快资金管理模式的转变,进而提升资金运营效率、资本回报率和资金风险管控水平。
在吴文华看来,金融资源是能被企业金融业务所使用的资源统称,具体可以分为房产、存货、设备等有形资源,业务规模、知识产权、股东担保、软件系统等无形资源,或者持有的现金、有价证券、金融机构牌照等金融相关资源,以及业务种类、业务规模、上下游供应商、应收应付款等业务相关资源。金融资源最大的特征就是直接或者间接与钱相关,只要与钱相关的资源,在外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可以作为金融资源进行利用,比如房产、设备、著作权、股权、客户的融资租赁业务等。
合理统筹内外部金融资源,既要统一调配整合企业内部的金融资源,也要以企业整体优势获取更优质的外部资源。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当遵循两大原则:先统筹内部资源再管理外部资源;根据已有的资源需求,匹配所需或者可用的融资资源。为了实现金融资源的高效协同,企业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传统的融资方式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方式,研究全产业链的融资模型,形成低成本、低风险、高收益、全受益的内外部融资体系;第二,企业内部各条线、各部门间要具备较强的统筹协调能力,尤其是资金部门;第三,企业高层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就能较为顺畅地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统筹,进而通过内部各条线管理统筹上下游供应商、外部机构等外部资源。
谈及如何评价金融资源的使用情况,吴文华表示,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两个指标——资源使用率和使用效率来进行判断。具体来说,就是资源是否实现了充分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带来了最大效益。例如对于房产抵押,是否抵押、抵押率、通过抵押增加的融资总额或者降低的融资成本,都可以用来评价房产资源的使用情况。
02
以资金计划为桥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金融资源的管理中,资金计划是核心,是协同业务、财务、资金的桥梁,也是经营计划、投资计划、融资计划的桥梁。企业通过编制资金计划来梳理和保障资金需求,调整平衡经营计划、投资计划和融资计划,控制资金流动性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资金计划填报时财务人员如果对现有企业资金状况比较熟悉,收到业务填报的资金计划表时就能判定计划是否可执行;如果无法按计划执行,财务应立即反馈给业务,业务根据财务反馈重新调整资金计划。此外,为了确保预测数据尽可能与实际一致,资金计划还需要结合当前市场行情、企业经营目标和历史经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修正资金计划数据。
对于企业如何提升资金等金融资源的管理水平,吴文华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资金管理意识,包括时间意识、安全意识和成本意识。比如在资金业务安全意识方面,对于出纳付款,每笔款项支付前都要有意识地检查是否按规定审批完毕、资料是否齐全等;对网银U盘应视同现金一样保管、银行预留印鉴必须分开保管和外带使用;重要资金支付必须跟踪到资金到账为止等事项。
二是提升各部门对于资金管理工作的协同程度,其中涉及股东、企业领导层的支持以及各业务部门的配合。如果企业领导层对于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高,那么相应地就会促进跨部门资金管理的协同,提高全员的资金管理意识,员工也会在日常工作中主动算资金账,考虑业务操作中的资金成本问题。
三是搭建适合企业的资金管理体系。每家企业的资金管理环境不同,适合的资金管理体系也不一样,这就需要资金管理团队结合企业实际资金管理环境搭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资金管理体系,而完备的资金管理体系搭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以乘用车经销行业为例,这一行业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企业资金管理的重点在于流动性和安全性,因此成本控制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便成为衡量一家汽车经销商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企业需要通过业务规范、债务结构优化、提升资金流动性效率等措施,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业绩水平。在具体实践中,企业可以加强精细化管控,压缩低效益的费用支出,持续降本增效;科学统筹分配项目资金,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持续关注经营性和投资性现金流并进行相应管控,提升自有资金使用效率;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向金融机构争取更优的融资条件,确保稳健的债务融资规模。
03
以融资管控为引领,创造资金管理价值
为了实现资金等金融资源的有效管理,企业要以业务、财务、资金协同为基础,明确融资需求,统筹和灵活运用内外部资金、资源、资产,最大化资金管理价值。
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提升现金流稳定性
科学、高效的投融资管理是企业金融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稳健发展的保障。其中,投资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战略发展规划,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对将资金投入营运进行的管理活动;融资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在风险匹配的原则下对通过一定的融资方式和渠道筹集资金进行的管理活动。企业进行投融资管理时应遵循价值创造、战略导向和风险匹配三大原则。在原则的指引下,企业的资金管理离不开资金计划,资金计划在投资管理和融资管理中相当于“平衡器”的作用,用于平衡企业的现金流。
在投资管理方面:如果是业务相关的投资,例如收购、扩产等,属于企业战略的问题,资金应该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支持投资计划,如果超过企业资金承受能力,出现了流动性风险,就应尽可能控制投资支出;如果是金融相关的投资,例如理财、财务投资等,则是为了实现持有的金融资产收益最大化,同样也离不开资金计划,需要匹配更佳的投资组合和期限组合,以保障企业的流动性安全。
在融资管理方面,一方面,在经营需求、投资资金需求确定的情况下,企业通过融资来平衡资金状况;另一方面,融资也是为了实现利润和效益最大化。例如银行承兑汇票是介于流贷和赊销之间的一种融资和货款支付模式,正常情况下银行承兑汇票的“融资”成本较低,甚至还可以“盈利”,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开票费用和保证金成本,间接成本包括收款方收取的贴息费用、商业折扣成本等。银行承兑汇票根据参与机构数量分为两方票据和三方票据,其中三方票据起源于汽车经销行业,使用量最大的也是汽车经销行业。早期单个经销商在金融机构评估中信用不足,难以获取足够的金融机构授信额度以满足经营所需,同时汽车厂家又急于依赖经销商扩大销售规模。结合可利用管控汽车合格证来间接管控库存的特性,整车厂家可以联合金融机构对所属经销商给予特殊用途的三方票据授信,从而满足经销商经营资金所需,通过全业务链管控来降低金融机构的授信风险。具体操作包括:该授信下开具的承兑汇票收票人指定为整车厂家;整车厂家与金融机构同步开票人的车辆采购与销售信息;该授信项下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所采购车辆,所有权抵押给金融机构,合格证由金融机构委托第三方负责监管;车辆销售后必须将相应销售款项存入指定监管户,方可赎回所售车辆的合格证,或者提前用自有资金赎回指定车辆的合格证,并解除车辆质押。
对于在融资管理过程中,企业可能面临融资不能按资金计划按时到账、融资集中到期、融资未能按时归还等风险,吴文华认为:“最有效的防范就是规范操作流程,所有业务都必须有规范的操作流程,有流程并按流程执行比流程是否完善更重要,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流程缺陷及时迭代优化即可。”
合理选择融资产品,满足业务资金需求
企业融资管理主要是为了满足资金需求和财务规划需要,无论出于何种融资目的,都会涉及融资资金的使用。融资资金的使用规划又直接影响融资实际成本和资金可自由使用时间。按照企业对融资资金的需求方式,可分为满足指定业务资金需求和满足非指定业务资金需求。
满足指定业务资金需求,是指企业融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确定的一项或多项指定业务的资金需求,比如业务采购资金需求、银行贷款还款资金需求、项目收购资金需求、工程项目资金需求等。这一模式常见于单家企业、分支机构和集团企业的大型项目资金需求。对于满足指定业务资金需求的融资,企业做好放款进度控制,按照资金使用进度进行放款,按需使用资金即可。
满足非指定业务资金需求,是指企业无法事前确定具体资金需求项目,融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流动性需要,比如贷款资金用于置换他行贷款、集团内部业务采购、外部业务采购等。在这一模式下,融资资金的使用不仅会影响实际融资成本,还会影响资金可自由使用时间和整体资金计划,有比较大的规划空间。
融资资金使用规划,就是以最小的成本代价,用最短时间,让融资资金达到可自由使用状态。最基本的操作逻辑就是“置换”,也就是利用融资资金置换企业原有可自由使用资金或原有融资工具,以实现融资资金的快速使用和回笼。其中,在现金置换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考虑能否用于内部采购、是否需要受托支付、是否需要监控支付流水以及是否需要提供发票等因素。在进行融资工具置换时,企业应遵循短期融资优先、高周转业务优先、高成本融资优先、三方融资优先、置换成本最低等原则。
利用资源重构法,企业可以快速发掘适用的融资产品或工具。资源重构法指的是将企业与金融机构或资方的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匹配,进而分析、整合、创造新的融资方案,发现能满足双方要求的融资产品。对于企业方来说,需要提前做好三个步骤的准备。
第一步是明确融资的目的和需求。企业需要梳理融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项目投资、并购资金,还是补充流动资金等资金需求。如果融资产品不能直接满足企业资金用途,可以通过内部资金置换,间接实现企业资金用途。
例如汽车零售企业需要一笔能立即使用的资金,但是金融机构又要求放款资金必须受托支付给厂家。如果贷款资金支付到厂家用于采购车辆,那么待车辆采购回来后再销售出去,资金才能达到自由使用状态,很显然二者用途无法匹配达成一致。但是如果集团内某些企业必须利用现金采购,就可以用贷款资金支持该部分企业的现金采购,将该部分企业原有的现金采购资金置换出来,进而实现资金置换,间接达到自由使用的目的。
第二步是梳理可用于融资的资源。梳理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企业已有资源,以提高融资规模和降低融资成本。企业可用于融资的资源主要包括可用于抵押或质押的资产、企业可用的担保资源、已有的业务规模和种类资源、上下游资源以及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相关资源。
例如汽车行业的整车采购只能通过常规的流贷、票据和厂家金融进行融资,而对于非整车厂家的采购,比如装饰、装潢材料的采购就有条件使用供应链融资。如果企业采购是以现金支付为主,则在融资沟通中就可以接受融资资金必须受托支付,通过资金置换就可以快速实现融资资金的“自由使用”。如果企业采购是以非现金的方式支付,在融资资金必须受托支付的情况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原有融资规模、增加企业资金使用成本。
第三步是明确企业为融资愿意付出的代价。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能接受的融资成本区间,二是愿意为融资提供哪些资源。在企业可接受的融资成本区间中选择合适的融资产品,可以有效避免无用功,也更有利于在融资谈判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去控制或降低融资成本。对于可用的融资资源,企业需要考虑有哪些资源是愿意动用的、是否愿意通过资源换成本以及资源是否足够支持企业的融资规模。
例如对于轻资产企业,如果融资规模较大,就不适合采用资产抵押方式进行融资。只要有机构采用抵押方式融资,其他机构也会跟进,即便不跟进也会相应地提高融资费率,进行弥补。在这一情况下,最优策略就是不做资产抵押,资产抵押的资源应该放在最后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融资过程中,通常是企业提出融资需求和目标,金融机构或资方根据企业需求匹配可能的融资品种,然后锚定可操作的融资品种,根据这些融资品种的要求,双方逐步匹配可使用资源,最终确定落地操作的融资品种。在上述沟通中,企业需求、金融机构或资方可提供的融资产品会优先介绍,其余信息通常是根据产品或对方需要进行逐步释放,例如企业方可动用的资源、可接受的最高融资成本、资金方产品能接受的最低收益率等。
在采访的最后,吴文华谈道:“随着数字化的发展,资金管理工作会变得更便捷、更高效,也会和财务一样,从以事务处理为主转变成以事务管理为主。AI、云计算、RPA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让资金管理工作更容易,例如网银的自动查询、业务系统和第三方收银系统的对接等。此外,随着区块链、大数据挖掘的运用,也诞生了一些新的融资产品,例如供应链融资中的云链融资等。而人员是资金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有效提升效率、降低风险。因此,团队的选择和培养是资金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资金管理人员除了要掌握基础的资金业务知识外,还要意识到信息化、数字化是资金管理提升的助推器,通过积极拥抱和应用数字技术,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推动业务创新发展、实现利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