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信银行
财资一家(微信号:TreasuryChina)首发
票据做为资金的一种形式,具有刚性兑付、可流通转让、标准化程度高等显著特点。随着票据市场的发展和电子票据的普及,票据逐渐成为企业,尤其是供应链核心企业频繁使用的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在实现资金集中管理之后,有效盘活票据资源、充分发挥票据时间价值、深度融合“现金池”和“票据池”,实现票据全生命周期集合管理,成为企业财资管理的重要手段和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高阶需求。
票据池的关键要素
票据池业务就其本质而言,是以票据为核心,由商业银行为企业打造全方位、立体式、多功能的综合性票据服务,涉及代理交易、代理保管、授信管理和利率管理等诸多范畴。对企业而言,票据池建设的关键在于实现票据的规模化、信息化和全局化管理。
只有规模化,才能形成合力,以最低成本获得银行的授信支持。对集团企业而言,各成员单位收款与付款在期限、金额等方面是不匹配的,且不同成员单位在当地银行所能获得的授信条件不同,存在部分子公司收票少、付票多、在当地银行授信条件较差等情况。单一成员单位自身难以得到银行的充分重视,开票时还需负担保证金、手续费和敞口管理费。因此,企业集团总部应通过行政手段或经济手段实现票据归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最大程度的利用票据池业务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向规模管理要效益。
只有信息化,才能提升效率,构建票据管理的全景视图。在满足企业票据集中管理需求的同时,提高业务处理的便捷性、及时性,是真正激活并发挥票据集中管理的核心价值所在。企业应重视内部系统建设,选择科技实力强的商业银行合作,通过银企直联实现“票据实物就近托管、操作人员多点接入、票据信息集中管理”,来支持集团总部、成员单位和银行间的各类票据实物交接、票据业务的流转和信息交互,进而实时查看票据办理状态及其相关业务信息,实时掌握票据资产状况,为内部经营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只有全局化,才能确保执行,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标。企业总部在建设“票据池”的过程中,应该建章立制,迅速建立完善票据集中管理规则,有效激发成员单位存票、质押票据的积极性,确保集中管理效果。例如,通过内部考核的形式,将票据资源贡献度与成员单位KPI考核挂钩;或者通过内部资金池定价的方式,向票据使用者收取一定比例的池额度管理费,总部留存一定比例后,将剩余部分返补给给票据资源提供者。企业总部通过对票据资源的统一安排、统筹协调,保证成员单位余缺互补,实现全局整体收益最大化。
票据池的实现模式
根据企业属性和服务对象不同,票据池业务分为单一企业票据池和集团企业票据池。票据池内质押票据属于同一出质人的,为单一企业票据池;票据池内质押票据属于同一集团内部不同出质人的,为集团企业票据池。集团成员企业票据池可用额度=Σ集团质押票据金额*质押率+Σ集团专项托收账户余额-Σ集团质押业务余额。
相比于单一客户票据池,集团客户票据池由于涉及众多成员单位,操作难度跟大、结构设计更为复杂,需要集团企业总部自上而下统筹安排,更需要银行为企业财资管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实践中,根据企业需要,集团票据池主要有两种实现模式。
成员单位将所持有的票据统一归集至集团总部,主办银行一点对接集团总部,集中管理票据,并负责票据质押池融资额度在成员单位间的调剂使用。这种模式下,集团总部可通过银行现金管理系统设置以总部为核心的多层级账户体系,进而对成员单位票据进行查询和操作,审核每一笔票据交易,打造现金管理整体视图,全方面掌握票据入库、入池、托收的全流程。并可根据资金管理需要,归集票据托收回款资金,实现票据池贴现、托收产生的现金流和现金池打通,最大程度的盘活企业沉淀资产。但该模式项下需要集团总部对于子公司具有绝对的掌控能力。
成员单位将所持有的票据归集至属地分行,属地分行负责对成员单位票据保管;而集团总部与主办行进行业务对接,主办分行负责维护集团企业关系、额度申报及业务协调。该业务模式下,集团总部对成员单位的票据管理相对比较松散,潜在优点是极大降低了票据异地传输的成本,有利于成员单位就近选择合作银行,解决了集团总部统筹协调票据余缺、共享票据资源,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的的核心诉求。由于该模式涉及主办行和属地行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分配,对商业银行内部运营提出了更高的管理需求。
票据池的未来发展
2016年以来,票据市场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从风险案件频发到监管政策从严,再到票据交易所上线,票据业务正在经历重大变革。就票据池业务而言,未来将呈现以下四个发展趋势。
央行224号文下发以来,电子票据业务在交易规模、客户数量等方面均呈快速发展趋势。目前银行电子票据承兑金额替代率已经达到70%,预计2020年,票据市场电票替代率将达到90%以上。电子票据由于没有纸质形态,自动视为被中国人民银行进行托管,票据池业务纸质票据的代保管需求将逐渐减弱,票据融资、特别是“池融资”需求将成为企业开办票据池业务的核心诉求。而目前影响电子票据流通的最大问题在于电票金额无法按照企业需求自由拆分使用。因此,纸票质押开立电票,大票质押开小票将成为票据池业务创新的重点。
当前企业集团化经营趋势明显,集团总部票据集中管理职能得到强化,财务集约化、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同时,大型企业集团在设立财务公司后,财务票据管理职能得以强化。通过票据池业务,财务公司一方面可以提升服务内部成员单位的水平,另一方面将票据池业务与开票、贴现、转贴现等业务相结合,成为提升财务公司盈利水平的关键。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将票据池建立在财务公司内部,绕开银行通过财务公司统一管理票据。
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难题是在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提升资产的收益率。企业通过池化方式,将持有的暂时闲置或难变现其他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也“入池”,进而全面盘活流动性资产,如经银行承兑后的国内证、大额存单、担险理财以及合格应收账款等。传统票据池业务进一步向资产池业务拓展,入池资产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对于银行来讲,票据池业务的主要功能是带动票据结算存款的沉淀,随着票据管理的精细化发展,企业逐渐产生票据池沉淀资金的理财需求,一方面,票据池回款保证金可按存款期限自动靠档计息、按照存款余额分层计息或者直接购买银行担险理财;另一方面,企业可将票据池贴现、托收产生的现金流与现金池打通,实现票据项下资金流入、流出、理财的自动化。
票据池的风险管理
虽然票据池是商业银行基础的产品,但是由于票据本身存在操作环节多、动态变化强、涉猎系统多等特点,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票据池业务管理的难度。因此,业务办理过程中切莫忽视相关风险。
保管是票据池业务的基本功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票据要历经企业财务人员、客户经理、会计人员等多人传递,票据入库、入池、出池过程中容易发生票据保管不善、托收过程中票据遗失等问题。亟需在票据审验、交接、保管、在途传递、托收和系统登记等各个操作环节建立一整套风向防控措施。
企业集团票据池业务有票据量大、操作频繁的特点,大批量的票据通常要在短期内完成票据查验、备受、移交等工作,后续还需要有专人对票据挂失支付信息予以采集、预警以及票据置换和保证金释放等操作,对商业银行票据办理模式、人员专业化水平提出了较高的管理要求。
入池票据的承兑人除主流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还有大量中西部地区、信用等级低的农信社、城商行和村镇银行。此类承兑行资金实力弱、资信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较大的违约风险。一旦经营状况不佳导致承兑人难以兑付票据,持票银行将面临授信逾期的风险。
后风险时代,票据资源因其安全性成为商业银行首选的优质资产。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都开始发力票据池业务,并以票据池为基础,进而延伸发展“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企业生态圈金融服务。商业银行的这些尝试与努力必将促进票据池业务更加贴合企业资金和票据管理的现状,成为企业解决财资管理之道的必然选择。未来,随着电子票据的普及,以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为依托,通过线上化方式实现票据池突围正蓄势待发,票据池业务必将成为企业财资管理升级的助推器。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