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数科 财资数科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首页 › 财资实务 › 给财务人的十二封信

给财务人的十二封信

财资君
5 年前
数字化、智能化重新定义了未来商业和工作方式,也重塑了财务组织和绩效。数字工具、机器人崛起和智能技术应用正在改变着组织方式、工作流程和价值管理。CFO开始思考如何借助数字工具和智能技术来推动变革和财务转型,并构建“数据智能+网络协同+开放平台”的敏捷财务,以及面向未来财务的“人机协同”的工作方式。我们正经历的快速变革跨越技术、数据、技能和文化,由此所创造出的机遇,远远超出了效率提高和成本节约的范畴。这使得我们有机会去设想采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完成工作,并为业务增添更大价值。如今,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不仅是分析和报告过去的成果,他们将成为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企业的决策参谋者和风险管理者。面对变革,作为财务领导者需要了解财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培养具有相关技能的团队,并保持不断更新和升级这些技能的开放意识,积极把握由于技术创新以及重视有效利用数据所带来的机遇。

组织变革的挑战

目前财务部门执行的许多职能都可以通过自助服务的方式来完成。如果财务职能与业务部门脱节,被认为越来越与业务不相关,只单纯负责外部报告和监管合规事宜,那么财务部门凭借其自身的独立性和能力去助力企业决策的角色就会丧失。

大部门财务人深知变化必将到来,但大部分财务人认为,变化并不会在未来五年内对其产生影响,这也暗示着他们仍乐于停留在舒适区中。也许,财务专业人员之所以对这一改变不加以重视,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自身将受到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变革。

转变职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求

虽然成本和效率依然是财务职能的关注点,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与解决业务问题和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更多价值相比,仅仅改善财务职能的内部运作方式只能产生十分有限的影响力。所以需要更广泛地考量业务需求以及未来的财务运作方式。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业务环境中,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决策支持,尤其是来自财务部门的助力。财务职能需要提高其灵活变通性,以帮助企业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下,制定实现利润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

为此,财资一家特别推出《给财务人的十二封信》专辑。在这12封信中,我们分别从财务的职能转换、组织变化和底层逻辑来对未来财务进行阐述。

 职能转换 1. 数字化的价值管理下,财务成为企业管理的大数据中心、价值中心、神经中枢和风控大脑,CFO未来重要的职能是数据利用、价值发现和风险管控。2. 随着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企业信用的载体已经从实物转移至订单、产能,甚至是商业模式上,从而影响企业融资活动,而这一现象也倒逼企业正视和加强信用管理,促使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发展。

3. 业财融合在财务转型中占据重要地位。未来,财务人员的工作将不仅仅是基于数据和报表,而是以战略思维、产业思维和数字化思维,尝试从专业领域迈向业务领域,更多地参与到企业业务决策中,以数据为基础为业务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这将有助于财会专业人士的价值最大化,让他们在未来依旧处于商业尖端。

4. 数字的颠覆性力量实现了金融服务方式的转变和价值功能的提升,并通过场景赋能、科技赋能、平台赋能、生态赋能,为企业提供了基于价值创造的运营支撑。通过数字化变革,企业需要从需求、价值或期望的角度重新思考与产业链及金融机构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关系。

5. 伴随技术不断介入商业模式、用户经营、财务管理、风险管控、资金管理和企业金融等过程中,财资的跨界融合、数字化平台构建、智能体系的建立等也就成为CFO和财资管理者构建面向未来经营体系的核心。

6. 共享服务平台是典型的数字平台,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战略平台,也是“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的财务体系重要支撑。

组织变化 1. 财务管理的效能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整体经营效能和行业化财务管理水平,进而影响产业链上下游的经济发展。CFO需构建起连通、集约、自动、高效的智能化财务体系,提升财务管理效能,从而优化产业链的经营。

2. 数字工具、机器人崛起和智能技术应用正改变着财务组织方式、工作流程和价值管理。CFOs开始思考如何推动财务转型,并构建集“能力+资源”的共享平台、“生态+网络”的协同平台、“数据+智能”的赋能平台、“敏捷+生态”的开放平台于一体的智能财务体系,和面向未来财务的“人类+机器”的工作方式。

 底层逻辑 

1. 财务对业务的支持从幕后走向台前,与业务部门有着更密切的合作与交集,这就意味财务部门不只是做一名“账房先生”,而是应该有着更强的客户意识,要培养对市场趋势、数字技术和业务模式的敏感度,通过数据来说话的数据分析思维,提升自身的整体“数商”。

2. 对于CFO来说,引进智能技术,不能像财务信息化阶段那样,将其看作IT带来的效率提升,而需要用新的思维方式对待数据分析,不能只把数据看作生成静态报告的工具,而是要建造巨大复杂的数据库,深挖财务场景,找到相应的数字化技术科学地利用好数据。通过技术帮助财务部门获取洞察,以洞察指导行动,创造价值。

3. 面对数字化的新商业文明和智能经济,把准财务的底层逻辑、掌握财务的核心能力,成为财务人的必修功课。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ACCA与普华永道发布的报告《财务的未来之路》


《给财务人的十二封信》

已上线财资一家工作台 • 知识云!

加入财资一家【产品体验官】计划,可提前阅读完整内容~

给财务人的十二封信-财资数科

未来财务
0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欢迎订阅2025年《财资中国 · 财富风尚》杂志!
  • 中国联通国际有限公司:全球资金集中管理实践
  • “423世界读书日”,给财务人精心推荐的14本好书
  • 矿冶集团: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打造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 企业司库、数智财务、跨境资金、风险管理……2024年财资中国杂志订阅速览!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25家央企:2024年财务工作重点
6家央企实践:持续推进境外司库体系建设——设立香港财资公司、构建跨境资金池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五大视角剖析,解读司库的本质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供应链金融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政策资讯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5 财资数科.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