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商业流程,重塑新效率
▲图1 商业流程变革(来源:CxO卓越圈)
第一阶段:数字化
宝洁中国通过将线下资料线上化,让以往的纸质版文件、Excel表中记录的办公信息都转变为公司系统中的数字化资产,完成数据资产的原始积累。这个阶段不仅能帮助宝洁中国各个商业部门资金的协同更好、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让很多线下的流程变得可视化。
第二阶段:商业流程的优化
宝洁中国通过大数据、大数据所带来的洞察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建模,给到商业部门很好的决策推荐,来使商业决策变得更优化。当商业决策变得越来越优化,数据建模的模型越来越稳定,就可以进入自动化的阶段。
第三阶段:自动化
大数据以及商业模型可以自动地帮人做出决定,从而让商业流程可以自动运行,这时宝洁中国会分析公司的每一个流程处于哪个阶段,并根据每个流程的特点和需求,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将之提升到第三阶段。
变革商业模式,拥抱新零售
▲图2 商业模式变革(来源:CxO卓越圈)
打造新品
宝洁瘦身已经是行业的旧闻。然而,砍掉增长速度不达标的品牌只是“前奏”,补充更有增长能力的新品牌才算打完这套“组合拳”。宝洁中国创新核心的赋能就来自于大数据,通过和平台合作,能够更好地利用大数据预测消费者的需求,加速新品研发的进程。以往,宝洁中国开发一款新品大概需要 2~5 年,而现在仅仅需9个月的时间。另外,在过去 3~4 年里,宝洁中国发布的新品数量几乎是过去20年发布的总和。
为了提高新品的发布速度,宝洁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寻求外部合作,从设计、原材料、包装、营销等领域都广泛地与外部供应商合作,而不仅仅限于传统的外包领域,以及更强调执行力。目前宝洁中国的新产品成功率是 95%。不仅如此,通过平台的大数据,宝洁中国对用户的需求和购买链路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也帮助其加快产品结构的升级、营销的迭代、个性化服务和供应链的优化。
打造新渠道
宝洁中国凭借在数据方面的多年耕耘与积累,可以在正确的时间与地点,将广告信息触达到有需求的人群,最大程度地减少广告浪费,把钱用在刀刃上,形成精准传播。同时,通过有效的数据挖掘,宝洁中国为自己引入了新一代年轻用户,并且放弃了以往大手大脚的广告通投,转而采用新的程序化投放方式和社会化营销方式。另外,宝洁中国每天和消费者产生上亿的触点,为了将每个触点都数字化,提升消费体验,宝洁中国尝试了非常多样的消费者沟通方式,包括天猫超级品牌日、小黑盒、U先派样以及线上线下深度互动、明星快闪店等。例如,Olay品牌在天猫平台上线了皮肤顾问“肌龄测测”,通过对巨量女性皮肤信息数据的机器学习建立皮肤数据库,帮助女性从不同维度深入了解自己的皮肤,并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打造新供应链
作为全球消费行业巨头,宝洁的智慧供应链创新正在加速推进。从消费者洞察与互动,到线上线下零售客户的销售和流量,从生产、物流到材料供应商,公司在流程、数据和应用三个层面搭建起一体化的数字化整体架构,实现了每一个触点的数字化。数字化架构的搭建、扩展与更迭,让公司的供应链从模糊定性走向了精准定量决策。
同时,宝洁中国在供应链数字化的基础上推进“新智造”,形成一体化、多业态的柔性供应链体系,通过智能技术实现体系的创新升级,满足多样的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提升全链路全社会商业效率,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应链。通过数字化变革,公司实现了根据具体场景提供定制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千场千链”,也正在规模化的基础上日益灵活多变。
变革企业文化,培养数字化员工
▲图3 数字企业文化(来源:CxO卓越圈)
企业的数字化变革,其核心还是在人,只有人才可以真正把技术落地并创造价值。宝洁中国将企业数字化的文化变革作为转型中的重要环节,倡导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去拥抱数字化文化,驱动数字化的进程。因此,为培养数字化员工,宝洁中国筹建了一个基准的数字化技能人才库,这些人具有和组织每个阶段进步相匹配的数字化能力,并建立培训中心,确保每个领域的员工熟练掌握该领域的系统。
同时,为了让员工更快地应用数字化,宝洁中国还在组织内外推崇一种“试验文化”和“大局思维”。例如,在数据分析岗位,业界新员工一般负责一些数据清洗和报表的工作;而宝洁中国会让员工分析公司大盘数据,让员工直接面向集团领导陈述发现与建议,鼓励员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对于研发岗,业界新员工一般就是软件工程师或程序员,负责编写某个系统的某个模块;而宝洁中国鼓励新员工尝试架构一个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和微服务等,甚至让有能力的员工负责全球全部IT解决方案的战略规划。对于产品岗,业界新员工一般负责收集用户需求,然后生成需求文档;而在宝洁中国,新员工要对这个产品的成本和所带来的价值负责,需要通过了解生意状况和用户习惯,规划和设计产品的功能,计算产品能产生的价值。未来,宝洁中国将继续培养、储备数字化人才,并在数字化变革方面加大投资力度。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