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数科 财资数科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交易金融:交易性、平台化、轻资产的新金融服务

财资君
8 年前
民生银行交易银行凭借独特的账户管理与结算服务,延伸到企业的财资交易链条,并和平台企业、fintech公司等合作,互为平台、互相融合,实现轻资产的经营模式。

文 |  罗勇,中国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来源 | 《财资中国|财富风尚》杂志2017年8月刊

财资一家微信(TreasuryChina)首发,转载请联系授权

交易金融:交易性、平台化、轻资产的新金融服务-财资数科

随着整个银行业的转型,现金管理、商业银行、网络银行等都已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而交易金融,可能既不等同于现金管理,也不等同于交易银行、网络金融,它是在所有的交易过程当中寻找一种价值创造,把金融服务无感知地嵌入其中,形成具有交易性、平台化和轻资产运营的一种新金融服务模式。

践行交易金融服务,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基于民生银行的交易金融的服务理念和实践,如何将交易金融服务应用到具体的业务中呢?

第一,围绕企业和产业互联网化,能够找到一些服务机会。针对不同客户的采购环节、交易环节、销售环节、私募基金募集环节等这些服务去找节点,构建新的产品服务体系和新的获客模式,与对应的服务平台进行连接。

第二,交易金融是基于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基于交易价值与信用转移的一种综合服务模式。围绕交易,在资金和资产端构建一条通道,运用轻资产化的运营模式或者平台资金和资金的撮合模式。民生银行围绕交易金融服务理念创造了安驰系列,就是在所有的交易环节过程中,通过银行的以信用证、保函和保理之后实行的AMTS的方式。这种方式对银行的贡献和效果都非常不错。

第三,就是在客户无感知的情况下,通过直销与移动端实现资金和资产的流通。民生银行的直销系统正在积极构建消费金融产品,服务围绕衣食住行方面,包括流动性的方式、保险以及保险的整个生态的应用,构建了一种交易撮合的形态,把海量C端和B端在直销云平台上进行撮合, 构建轻型、便捷的运营机制,实现资产的闭环运营,进一步提升资本运营效率。同时,可根据市场环境和目标客户,灵活调整各项金融服务/产品的定价,提升产品定价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交易金融逻辑:“资金+资产+撮合”

平台经济的崛起,促进实体经济的互联网化,无论是消费、产业,还是日常生活的政务服务,都急剧生成了关键的平台节点和机会。这促使银行关注交易平台型公司、核心企业的金融公司、物流公司等,一些典型的案例应用。随之,交易金融的商业模式也发生变化。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从单一化、产品化供给向多元化、场景化供给转型,以“贸易融资+网络融资+现金管理”的交易银行向“账户支付+场景金融+金融科技”的交易金融发展。

在交易金融模式中,应以“账户+支付+融资”为基础,打造闭环交易体系,构建新金融的基础设施。首先,实现支付的聚合和升级:支付1.0是“订单+支付”;2.0是围绕核心企业的熟人圈生意;3.0是核心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加物流、仓储、保险等相关第三方机构;4.0是通过产业中供应链平台的聚合,形成产业集群。

其次,建立协同交易账户体系,实现支付工具、客户账户、清算通道的聚合和升级。同时,以“交易+数据+场景”为核心, 构建产融结合的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是交易金融的银行实施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产业互联网的进阶分为多种形式:

  • 第一,对在关键节点尚未出现核心平台的产业链,应以银行为主,打通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覆盖全场景,构建入驻式产融投平台。
  • 第二,对在关键节点出现核心平台,但尚无结算融资功能的,应以平台为主,银行与平台直连,输出金融服务能力,构建产业链上平台与平台之间相互嵌入模式。
  • 第三,对在整个产业链已经形成“巨无霸”的平台,银行应基于已经形成生态圈的产业链,开放合作,做产业生态链的培育者。

最后,交易金融的轻资产运作模式,应以“资金+资产+撮合”为演进方向,打造贯穿全产业链的新金融生态体系。特别是在产业链不断进化过程中,新型产业链金融能够有效实现价值流动的闭合化、交易活动的信息化、金融服务的自偿化、运营管理的垂直化和风险经营的结构化,这为提供资金和资产的撮合平台夯实了基础,也为聚合多样化的金融供给带来了便利。

交易金融的三大核心竞争力

构建交易金融轻资产模式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关注三大核心能力——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金融生态的构建能力、金融科技的运用能力。这对银行做交易金融的服务销售体系、产品体系和获客能力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其中,产品体系的搭建至关重要。

站在民生银行的角度来讲,在获客模式、服务模式、产品模式上都实现了突破性创新,做到批量获客、服务客户的客户、在更多的行业场景中运用金融科技。(详细内容请查看《财资中国|财富风尚》杂志2017年8月刊》)

此外,技术是交易金融的平台支撑。当平台与平台互联时,信息交互和协同将是最重要的规则问题。整个协同过程,可能需要在数据上分层、隔离、加密,这都需要重新构建银行的闭环体系,以自身的核心系统为产品开发模式进行构建将行不通。未来所有的系统与核心系统都是分离的,但又是相互关联的,形成业务生态联盟系统,进而产生很多的市场机会、业务机会、创业机会,真正地实现普惠金融、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

交易金融时代,正在发生的未来已来。在整个构建交易金融体系过程当中,首先,是有可为;第二,是可以为;第三,是要去为的时候一定还有很多路要走。

0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VIP招募最后两周倒计时】第七届零售银行领导者年会火热报名中!
  • 第七届零售银行领导者年会:重磅嘉宾阵容揭晓,行业盛宴等你来!
  • 2024第五届亚太银行数字化创新大会圆满落幕
  • 倒计时一个月!第五届亚太银行数字化创新大会即将盛大开幕!
  • 第五届金融服务创新与客户经营峰会在上海圆满落幕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25家央企:2024年财务工作重点
6家央企实践:持续推进境外司库体系建设——设立香港财资公司、构建跨境资金池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五大视角剖析,解读司库的本质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供应链金融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政策资讯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5 财资数科.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