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是产业链金融。由于产业链平台企业拥有了赋能金融的能力,构建自金融体系也成为趋势。为此,财资一家特别整理了海尔、格力、上汽、中石化四大名企的财务公司产业链金融的案例。
文 | 李菲
产业链平台通过连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节点企业)、交易平台(要素市场)、第三方专业化平台、金融机构等商业行为、管理行为和交易行为,整合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商流。以及借助新兴技术集群,将财务管理、财资经营、金融服务嵌入平台客户的日常经营交易全过程,实现与企业经营信息、交易信息、结算资金、资产、产业链金融等的整合与交互。
海尔财务公司:掘金产业链场景金融
“财务公司应成为集团的提速机,而不是提款机。”这是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在海尔财务公司成立之初对其的定位。
一、定位四大中心,创新产融协同模式
2002年,海尔集团成立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海尔财务公司”),并不断扩大金融产业板块,参股保险、银行、信托等金融行业,几乎持有全牌照。
海尔财务公司秉承“诚信生态、共享平台”的海尔精神,以“提高资金效率、创新金融产品、创造协同效益”为使命,结合海尔集团的整体战略,将自身定位为“四个中心”,即资金集约管理中心、金融集成服务中心、产业协同利润中心、集团信用增值中心,搭建起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打造全新业务模式——“信贷工厂”,对客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流水线式的金融服务,真正实现效率和风险的有效提升。历经10多年的发展,财务公司已由单纯的资金集中管理服务商向以集约化金融服务、集团化金融管理、集成化金融支持三位一体的海尔特色金融服务综合供应商的蜕变,助力集团产业升级发展。截至2017年底,海尔财务公司资产总额763.52亿元,当年营业收入26.53亿元、利润总额18.96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名列财务公司行业前茅。
作为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尔财务公司由海尔集团统一管理,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及制度规程,下设风险管理部、会计结算部、计划财务部和业务部等。目前海尔财务公司开展的业务主要涵盖吸收集团成员单位存款、办理成员单位贷款、同业拆借、有价证券投资、结算、股权投资、发行财务公司债券、承销成员单位企业债券、票据承兑与贴现等。在众多金融产品创新中,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开展位于行业前列,2006年海尔财务公司率先在集团内部创新实现了电子票据结算,2009年4月海尔财务公司获得首批直连人民银行ECDS系统的资格,2009年10月开出了当日单笔金额最大的由海尔财务公司承兑的对海尔外部客户支付的首张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此后,海尔电子承兑汇票得到了人民银行以及各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广泛认可,实现了海尔信用的社会化流通和品牌的资本增值。
二、金融创新,驱动产融生态圈的迭代升级
为了进一步探索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发展路径,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海尔财务公司全面践行相关产业链金融服务政策,实现了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全面延伸。同时,海尔财务公司还结合海尔集团的整体战略和自身发展情况,搭建起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打造全新业务模式——“信贷工厂”,对客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流水线式的金融服务,真正实现效率和风险的有效提升。
海尔财务公司立足集团、服务集团,为集团内企业和集团上下游产业链赋能。海尔财务公司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从供应链金融的探索到产业链金融领域的探索,不断迭代新的生态模式,让金融和产业碰撞出更多火花,助力更多强势发展的中小微企业。
以小微企业“众链能源”为例,海尔财务公司提供的不仅仅是资金支持,更是通过链接各方资源,建立物联网金融共享平台中的生态赋能。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对象,供暖(冷)和节能改造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众链能源”是全国首家以清洁能源供(冷)热为主的基于物联网的新能源金融共享平台,秉承了产融共创模式,通过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链接各生态共建方,比如通过链接设计院、研究院、综合节能技术、产业平台、政府机构、金融平台等资源,吸引运营商、资源方、经销商等有实力的利益相关方,为用户提供资金、技术、方案等一站式业务承接,实现网器收入+金融收入+节能分享,实现共创共赢,推动中国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
海尔财务公司在深耕产业链金融共享领域的同时,还不断输出专业服务,以小微企业“海云汇”为例,通过专业赋能,助力其成为中国首家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海云汇”作为中资产业资本下独具“企业视角”特色的金融服务机构,专注为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供应链融资、货币兑换、跨境支付、资产管理及汇率、利率风险管理方案等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将自身的交易优势和风险管理优势赋能给广大产业用户。2017年海云汇实现交易额近2000亿元,服务领域涵盖跨境电商、航空、粮油、旅游等多个行业,极大支持了中小微企业的外汇管理。
在产品创新上,海尔财务公司为集团经销商客户提供管家式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目前已形成两大体系、七大产品的综合服务体系,解决经销商客户的各类融资需求。在模式创新上,海尔财务公司打造出行业首个全线上化操作系统,在支持小微业务发展过程中,不断通过科技赋能,流程再造,实现操作、信用、合规、法律风险全流程监控,实现行业引领。同时,持续优化升级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控能力,进一步增强风险管理体系的全面性、专业性、主动性、前瞻性,打造财务公司特色的、同业领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海尔财务公司从资金端切入,链接资源和各攸关方,形成良性的闭环发展机制,让金融回归本源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在产业链金融中探索新模式。
未来,海尔财务公司将立足集团产业链,提供特色化、差异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增强产业链的金融合作,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产业金融新模式,加大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通过聚合资源,整合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金融服务。
格力财务公司:形成独特的产业链金融样本
格力集团成立于1985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珠海市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企业集团之一,形成了工业、房地产、石化三大板块综合发展的格局。
随着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和智能化发展,在2003年,经央行批准后,格力集团通过重组成立格力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并于2003年7月正式营运,注册资本达到15亿元,格力电器及其子公司成为控股股东,持股89.25%。其成为了全国第一家经过重组方式设立的财务公司,在提供信贷担保、调剂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格力财务公司产业链金融服务得到延伸后,保险代理服务、产品维修保养贷款、建店融资等金融服务得以开展。其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依托成员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交易数据,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和融资风险,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使依托交易数据的融资模式实现了线下复制。
由于财务公司“更懂”产业链上企业的融资及金融需求,格力财务公司就根据产业链的实际情况进行金融创新。比如,格力电器的供应商和经销商遍布全国,而传统的银行保理融资只能实现一对一的本地化服务,无法满足这部分供应商的融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格力财务公司依托格力电器的采购管理系统,设计了由格力电器统一代理向财务公司提供各生产基础供应商应收款数据,将信贷管理系统与格力电器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实施对接,掌握了供应链上的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的全部信息,并能实时查询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认证、考核、绩效、供货比例、合同、订单、应计负债、应收账款等信息,实现了保理业务一对多、跨区服务,满足了上游供应商的金融需求。
从格力财务公司的业务拓展情况来看,其设计开发了“一票通”平台,将票据的承兑、流通、贴现、交易、兑付等流程线上化,产业链票据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另外,还搭建了财保贷平台,将买方信贷业务推广延伸至三级、四级经销商,以满足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在风控方面, 重中之重便是“ 把好入口”。格力财务公司采用成员单位(核心企业)推荐、财务公司与成员单位联合评价,以动态管理名单的机制,来做客户准入管理。其次,将产业链授信业务纳入成员单位的综合授信。这使财务公司能及时了解、掌握产业链企业采购额、销售额、管理评价等关键信息,并与审贷信息有效衔接。
上汽财务公司:打造专属汽车金融生态圈
上汽集团于1994年首次设立金融机构,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上汽金融业务不断拓展到公司金融、汽车金融、股权投资、汽车保险等领域。2015年,上汽集团金融事业部正式成立,并确立了“立足汽车产业,实现产融结合,为全产业链上用户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的战略定位,优化集团资产配置,推进资本运作,上汽金融由此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
一、定制化产业链金融服务
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上汽财务”)成立于1994年5月,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2017年末,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03.80亿元(含1000万美元),公司资产总额2,730亿元,全年营业收入157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39.27亿元,在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近17%。
上汽财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设20个部门,即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创新与发展部、风险管理部、稽核审计部、信息技术部、会计结算部、公司金融部、国际业务部、市场与营销支持部、互联网金融部、营销一部、营销二部、商用车业务部、批发业务运营部、个人金融部、固定收益部、证券投资一部、证券投资二部。
上汽财务公司创新20多年来其一直致力于为汽车产业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并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不断赋予金融服务新的内涵。上汽财务公司不仅是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平台,更渐趋发挥其作为产业发展的金融助推器功能,形成公司金融、汽车金融、投融资三大业务板块,深化产融结合,为产业链上下游消费者和供应商提供更丰富的金融服务。
在公司金融领域,2017年,上汽财务公司积极支持集团“新四化”项目,为分时租赁的“环球车享”项目提供5亿元专项贷款;成为上汽大众销售公司独家票据收款业务合作金融机构,8-12月累计收电票680亿元;与异地重点客户上汽通用五菱深入合作,成为其主结算行。
2014年,上汽财务公司成为全国首批五家试点产业链金融的财务公司之一,2015年7月中旬获批对集团外供应商开展保理业务、对经销商开展建店融资业务、对汽车消费贷款客户开展维修贷款业务、对汽车消费贷款客户开展延保和保养贷款业务、对汽车消费贷款客户开展车辆保险贷款业务、对集团成员单位所属品牌的二手车零售贷款业务六项试点。
上汽财务公司在行业内创新开发连接整车厂、财务公司、经销商三方的信贷系统,为经销商提供库存融资,从而实现单车的精准融资。具体来说,经销商通过整车厂车辆采购系统向整车厂发出订单,整车厂将车辆采购订单信息发送至财务公司汽车金融系统,汽车金融系统在财务公司与经销商约定的授信额度和条件下,以经销商车辆采购订单为依据,实现24小时自动放款,并自动将款项划入整车厂账户内。这种闭环融资模式有效解决了经销商融资难度大、风险高、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了对大部分经销商客户的无抵押、无质押授信。
上汽财务公司利用经销商覆盖网络,为经销商提供库存车买房信贷融资服务,从而推进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上汽财务公司创新产品组合,既包括传统的等额本息贷款、等额本金贷款,还包括组合式贷款、气球式贷款、随心还、随心贷等贷款产品。而且,上汽财务公司注重金融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利用技术加快贷款审批速度,如引入经销商阶段性担保责任,推行个贷先放款后抵押模式,开发远程协议面签系统。
二、创新“金”服务模式
在风险控制方面,上汽财务公司充分利用多年从事产业链金融业务的风控经验,根据新业务的特点运用风控措施。对于“一头在外”的应收账款保理、卖方票据贴现等金融业务,财务公司着重核实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合理性,确定还款来源。以产业链下游的供应商建店贷款业务为例,财务公司紧密围绕整车厂对经销商建店的审批及“建店—车辆销售—还款”周期,设计科学合理的产品方案,采取严格的资金监管和贷后管理措施。又如二手车贷款,财务公司在客户准入和车辆重置价格上严格把关,通过优化客户准入标准、提高二手车首付比例及控制成交价格等多种方式有效控制风险。
此外,上汽财务公司通过电子化和智能化的汽车金融服务形式,建立“好车e贷”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全新一代“消费信贷人工智能审批系统”上线运行。上汽金融在上汽的创新发展过程中要成为用户购车过程中的“催化剂”、汽车产业链发展的“润滑剂”、出行生态圈中提高用户满意度的“黏合剂”,构建产融结合、突出上汽优势的汽车金融综合生态圈,助力上汽开创汽车生活新生态。
中石化财务公司:促进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目前,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第二大油气生产商,是世界第一大炼油公司、第二大化工公司,加油站总数位居世界第二。
1998年,中国石化财务公司从中国石化财务部独立出来,创新开展内部结算服务,成功地解决了油田、管输、炼化、销售、工程劳务这条庞大的产业链内部企业之间债务结算不畅这一难题。2006年开始,中国石化财务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业务规模明显扩大,业务品种不断扩充,为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大幅提高。目前,中国石化财务公司主要负责集团公司资金池、票据池和电商支付三大基础平台的运营管理,为成员单位提供资金管理、票据管理、电商支付和收付汇四大基本服务,并且不断开拓信贷票据、产业链金融、同业业务、投资投行和外汇交易五大经营业务。
与此同时,财务公司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带动业务范围、业务品种、管理运作方式不断创新,形成日趋完善的服务功能体系和服务网络机构,并且保持信息化水平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先后成为国内首家开展结售汇业务、发行财务公司金融债券等项目的试点单位。
近年来,在服务集团公司主业的同时,财务公司深入落实全面可持续发展兴企方略,大力推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开展产业链金融业务,对下游企业的客户开展买方信贷业务,对上游企业的供应商开展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
作为国家首批试点单位之一,中国石化财务公司发挥专业化优势,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票据贴现、保理等业务。发展延伸产业链金融业务,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疏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石化主业发展的具体体现。2017年初,中国石化财务公司根据产业链业务和客户需求,开发设计“一头在外”的产业链票据贴现业务和“一头在外”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
产业链金融业务的持续开展,让集团公司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和客户缓解了资金压力。截至目前,中国石化财务公司产业链金融业务服务的对象包括采矿、制造、建筑、批发、交通运输、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10个类别,中小微企业占全部产业链客户的90%。
中国石化产业链上的企业众多,其中不乏民营中小企业。此类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信等级不高、缺少资产抵押,不能满足向银行获得授信的硬性条件。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内部金融机构,可充分发挥内部专业化优势及与物资采购单位的信息共享优势,依靠供应链条有效控制信贷风险。通过产业链金融业务的开展,不仅增强了中国石化成员单位与其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的紧密度及黏性,又有效支持了民营中小企业发展。
此外,中国石化财务公司还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借助信息系统及成员单位报表数据,加强对主要成员单位数据的信息分析,有利于跟踪管理潜在客户,深度挖掘潜在需求,筛选与锁定重点目标客户开展有效营销。
数据显示,自2017年延伸产业链金融业务开展以来,截至2018年底,该项业务为中国石化成员单位节约资金占用成本、创造经济效益近亿元,通过产业链票据贴现,为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节约融资成本超2.3亿元。中国石化财务公司通过开展产业链金融业务,有效促进了产业链企业间的协同发展,实现为成员单位节约资金占用成本、为产业链客户缓解资金融通压力、为集团获得市场收益的三方共赢新局面。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