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数科 财资数科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首页 › 财资实务 › 租赁行业的金色“血脉” ——三大平台实力支撑融资租赁

租赁行业的金色“血脉” ——三大平台实力支撑融资租赁

财资君
7 年前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将“融资”与“融物”有机结合的金融服务方式,在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浙商银行推出的三大平台:池化融资平台、应收款链平台和易企银平台,不仅能有效盘活租赁公司的资产,还促进了整个租赁行业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带动租赁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文/董兴荣 李菲

来源/《财资中国|财富风尚》杂志2018年10月刊

财资一家(ID:TreasuryChina)微信公众号首发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认可了融资租赁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等作用;要求加大对科技型、创新型和创业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政策推动带来了融资租赁行业的爆发式增长,《2018第一季度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10411家。

此外,2018年5月14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行管理职责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说明商务部已于2018年4月20日将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和典当行三类公司的监管职责划给银保监会。随着监管的统一,融资租赁服务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从租赁的本质出发,以“融物”+“融资”为核心,深入实体经济、融入实体经济。

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融资租赁特有的功能优势逐渐显现,如可通过租赁方式来以租代售、借租促销,同时还能整合上下游和金融机构,增强供应链服务和产业链金融服务能力,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方面,租赁行业也充分发挥了以物融资、期限灵活等优势。

融资、融物,连接金融与实体经济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将“融资”与“融物”有机结合的金融创新工具,其租赁资产的形成、交易和后续处置过程中涉及实体经济的诸多产业门类。在融资租赁行业的整个生态圈中,主要包括资金端(股东/战略投资者/银行等)、供应端(设备/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出租人(租赁公司)、承租人(企业/个人)及产业服务集群等。

一是资金端。融资租赁是以物、资产为载体的新兴资本流动的方式,投融资渠道的建立对融资租赁产业链的延伸发展至关重要。出租人(租赁公司)作为融资租赁交易的核心,其上游主要是投融资企业。其中,投融资机构涵盖股东、战略投资者、银行、非银行机构等。出租人的资金下游企业主要是地方政府或金融机构组织增信、动产或不动产担保等。

二是供应端。即设备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等,其上游产业主要是指设备的生产商,下游产业主要是设备经销商/贸易商。融资租赁作为设备供给产业的一种营销载体,通过实现产品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有效分离,突破了传统的买断式销售模式,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企业的发展。

三是承租人。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为其提供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而不局限于传统的银行信贷等融资方式。融资租赁使承租人在未完成资本积累时,只需要较少的资金投入就可以引进设备。而租赁公司直接购买租赁资产,将提高制造商的销售规模,扩大承租人的资产投资,增加社会投资。

四是产业服务集群。融资租赁资产形成、交易、处置过程需要众多的服务机构的支持,因此形成了融资租赁主产业链延伸而出的产业服务集群,主要包括:咨询公司、业务经纪公司、设备处理公司、代理公司等。

租赁行业的金色“血脉” ——三大平台实力支撑融资租赁-财资数科

▲图 融资租赁行业服务生态圈

连接三大平台,以金融力量服务实体企业

浙江浙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银租赁”)成立于2017年1月,以传统工业、传统农业、海洋经济的升级改造以及大健康、大环保等新兴行业的细分领域及传统公共民生产业为服务重点,致力于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行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植入租赁与专业化服务,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资产余152.18亿元,净资产30.95亿元,共投放业务金额200亿元。

租赁行业的金色“血脉” ——三大平台实力支撑融资租赁-财资数科

▲图 浙江浙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浙银租赁一直在思考如何结合自身特性,充分发挥浙商银行金融优势,通过“企业流动性服务”的三大平台(池化融资平台、应收款链平台和易企银平台)等创新金融工具,帮助自身与企业盘活沉淀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实体企业的发展。

基于制造行业的天然链条以及固定资产难以盘活等特点,浙银租赁积极与浙商银行合作,成为浙商银行首笔签发应收款链平台的用户。浙银租赁将租赁业务与应收款链平台紧密结合,盘活应收账款成为电子支付结算、融资工具。“在应收款链平台上,我们可以将区块链应收款签发给承租人,承租人支付至供应商,供应商再拆分向其上游供应商支付,从而实现区块链应收款在产业链间的流转,形成闭环,缓解产业链各层级货款支付压力,减少账面应收账款余额。”浙银租赁业务管理部副总经理陈素表示,“上游供应商获得银行授信有限,融资较困难,通过区块链应收款的转让,使得供应商向上游采购时无需投入大量现金,缓解其融资压力;同时也缩短了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账期,降低各环节的融资成本。这不仅能为上下游小微企业缓解流动性压力,也减少了供应商自身的现金流出,优化财务报表。”目前浙银租赁通过与部分新能源汽车公司合作实现应收款链平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应用,将产业链中优质的公交公司、整车生产商及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整合成以区块链应收款支付的生态圈,盘活应收账款,减轻企业支付压力,降低整车厂融资成本。通过浙银租赁签发的区块链应收款,将上下游之间原有的商业信用增强为金融机构信用,使应收账款的回收更安全、可靠。

浙银租赁业务发展中也运用较多的池化融资平台业务。浙银租赁针对租赁行业在实际运作中资金的回笼和投放常出现时间差,导致短期的流动性受到一定影响的问题及痛点,通过池化融资平台项下资产入池质押换开超短贷等业务,帮助同业解决这类问题。实体企业也常常有短期资金需求,直接向银行贷款成本较高,浙银租赁可以为企业配备包含票据、区块链应收款等支付工具,帮助企业通过池化融资平台将上述支付工具入池质押融资,节约大量财务成本。

此外,浙银租赁还通过浙商银行的易企银平台,更好地盘活企业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及资源,用高效、安全的服务提高运营效率,方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及集团关联企业在线融资,实现企业自金融模式,同时还可与应收款链平台结合使用,降低产业链整体成本。

截至2018年8月末,浙银租赁累积签发区块链应收款22.487亿元用于承租人产业链条上流转与融资;办理商票保兑11.04亿元用于协助同业、企业入池质押融资,解决流动性需求。浙银租赁在三大平台业务上的外延拓展,不仅为浙商银行带来了一定的获客,也给浙商银行的三大平台带来了产品创新与改进思路,取得了较好的协同效应,实现银企互惠互赢的良好局面。

金融+科技,打造创新租赁2.0模式

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简称“平安租赁”)是平安集团旗下专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平安租赁凭借集团雄厚的资金实力、卓越的品牌影响和全金融牌照的协同优势,充分发挥“融资、融物”的行业特性,迅速完成市场布局与产业探索,并率先在业内提出“创新租赁2.0”的概念,延展出平安健康(检测)中心、汽车金融、小微金融等多个创新业务模式。截至2018年6月30日,平安租赁总资产达2110.78亿元,较年初增长19.2%,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租赁行业的金色“血脉” ——三大平台实力支撑融资租赁-财资数科

▲图 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在医疗健康领域,全国首创集影像诊断、医学检验、精密检查“三位一体”的平安健康(检测)中心,推动分级诊疗,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精准、更安全的创新型健康检测服务。小微金融业务则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局;在汽车金融领域,率先建立起汽车服务生态圈服务闭环,推动汽车租赁行业发展。对于平安租赁而言,大量的融资租赁项目在设备采购、租赁的过程中,上游企业使用票据占比较大,例如制造加工企业及小微企业等,票据使用频率则非常高。

面对大量的票据,如何有效管理票据,成为平安租赁的一大困惑。通过浙商银行票据池,平安租赁便可把收入的票据放入池中,待有了一定的票据沉淀之后,再进行质押换开;同时,基于票据池、资产池的累积,还可以使用超短贷业务。

与其他银行相比,浙商银行票据池的操作相对简单。一般的银行流程长,开票至少要1—2个工作日,时效性不太理想,且硬性要求较多;加上租赁企业本身单张票据金额小、开票笔数多,操作起来十分繁琐。而通过浙商银行票据池,只要在网银申请质押换开票之后,票据池内额度足够的情况下,即可实时到账;若是电票,则效率更高。

通过浙商银行票据池,平安租赁一方面提升了票据使用的效率。同时,在效益上,及时盘活收到的票据,资金运营效率更高,运营成本也逐步压缩。另一方面,票据池的额度,也为企业流动性提供了额外的保障,降低了企业的运营风险。截至2018年9月,平安租赁的集团资产池,累计入池票据近9亿元,超短贷提用累计17.5亿元。

随着科技不断创新发展以及经验的积累,我国的融资租赁业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但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市场规模仍然较小;在业务性质上,差异化不大、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升。融资租赁企业需借助金融机构力量,引入新的工具、新的模式,推动企业的升级转型。浙商银行从企业流动性服务角度出发,通过三大创新平台,促进了整个租赁行业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带动租赁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成为租赁行业的金色“血脉”。

租赁行业的金色“血脉” ——三大平台实力支撑融资租赁-财资数科

融资租赁
0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欢迎订阅2025年《财资中国 · 财富风尚》杂志!
  • 中国联通国际有限公司:全球资金集中管理实践
  • “423世界读书日”,给财务人精心推荐的14本好书
  • 矿冶集团: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打造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 企业司库、数智财务、跨境资金、风险管理……2024年财资中国杂志订阅速览!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25家央企:2024年财务工作重点
6家央企实践:持续推进境外司库体系建设——设立香港财资公司、构建跨境资金池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五大视角剖析,解读司库的本质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供应链金融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政策资讯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5 财资数科.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