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一家 财资一家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首页 › 供应链金融 ›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宋华:司库体系下供应链金融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宋华:司库体系下供应链金融发展

财资君
2 天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宋华:司库体系下供应链金融发展-财资一家
#2024财资生态节 下文为2024财资生态节中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宋华先生的主题分享,观看直播回放请前往 微信小程序:财资知识云
2025财资奖评选报名通道已开启,点击了解 2025财资奖 更多奖项细节!

 

自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80号文以来,供应链金融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政策方面,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如:原银保监会的155号文规范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强调交易背景真实、信息可得和全面风险管控;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发布的226号文,进一步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提出提高供应链产业链运行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等要求。在技术方面,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供应链金融的透明度和效率,降低了风险。在市场需求方面,企业对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各种场景不断涌现,也推动了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

01

供应链金融发展情况与价值实现

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呈现出三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第一,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当前,通过供应链金融和普惠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从贷款余额每年的增长就可以窥见一斑。2023年,国内多地发布供应链金融相关政策,支持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为了进一步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多个省区市出台政策,鼓励金融企业深耕供应链金融这一赛道。例如,山东省、广东省、湖北省、重庆市、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厦门市等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加强财政金融的协同联动,设立供应链金融专项资金,鼓励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

第二,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助推强链、延链、补链的重要手段。

许多央国企和大型企业积极运用供应链金融,协同上下游,优化资金配置,推动产业链发展,强化供应链的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例如,安徽省在2023年发布的《安徽省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安徽省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若干政策举措》中提出,建设一批国家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培育若干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形成一批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争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

供应链金融对于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韧性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企业间的协作与信任,以及确保金融活动的稳定高效运行,供应链金融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三,供应链金融与现代数字技术的结合越来越深入。早期供应链金融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了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问题。如今,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金融产品的开发、价值共创以及全生命周期的金融风险管控中,科技的力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供应链金融的价值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不在于金融,而在于供应链。具体有三个层面的价值:助能、赋能和创能。这三层价值共同构成了供应链金融的真正价值。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价值在于“助能”,即帮助企业管理好供应链的细节,解决上下游及自身的资金难题,优化资金成本,降低负债水平。

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供应链金融的作用更多在于“赋能”,通过供应链金融手段建立管理体系,明确需要加强的供应链维度,同时赋能中小微企业与上下游及大型企业建立稳定、持续、高质量的业务关系。

对于产业集群来说,供应链金融的作用则在于“创能”。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它们多处于初创期,经营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问题,如账户管理、支付清分、资金收付等。供应链金融可以为它们提供一整套整体解决方案,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使其在全球供应链中拥有更多主导力。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科技推动了供应链发展。这不仅是降本增效,更重要的是价值共创,即通过协调整合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关联方共同创造价值,实现生产力的提升,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主要作用不再是单纯的借贷或降低融资成本,而是确保整个产业链的高效、高质量运行,优化资金流,并实现金融与供应链业务和运营的深度融合,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实现。

同时,新质生产力的直接表现包括高度数字化、韧性和低碳绿色化。供应链金融在助力供应链韧性和低碳绿色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通过供应链金融推动减排,实现零碳过程,延伸出供应链碳金融。通过科技手段刻画碳足迹,建立碳信用并传递,推动金融产品惠及产业链中的每一个主体,真正实现减排甚至零碳目标。因此,供应链金融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的重要手段。

02

司库体系建设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

司库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资金的集中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资金管理到资金应用再到资金预算的全生命周期集中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资金效率。司库体系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核心是业财融合,即通过司库体系建设让业务与财务紧密结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能优化产业链的现金流。

此外,司库体系建设还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实现对企业所有作业环节的资金统一调度和使用。从研发投入、采购供应、生产制造到对外支付,都在统一规则下进行管理,是司库体系建设的关键。这与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目标——优化产业现金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高度一致。司库体系建设,强调规则化,即所有要素,包含单证、票据等都必须规范,这也是供应链金融的基础设施。没有这些规范,供应链金融将无法展开。

司库体系建设强调资金全生命周期管理,即如何进行资金预算管理、在何处和何时使用资金、如何核算资金使用效率。供应链金融同样如此,需要明确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中的堵点,何时产生堵点,以及用多少资金和成本来解决问题。司库体系建设中的集团集中管控为系统性解决资金问题提供了方法,特别是对上下游企业的资金优化,这是单个二级或三级成员单位难以做到的。

因此,司库体系建设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数据管理。供应链金融需要明确所需数据,从数据出发来谈资金使用问题。利用数据洞察各环节业务运营状态、资金状况,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这是“用数”。

二是规范管理。通过规范数据标准,梳理单证与业务流程,获取所需数据来支撑资金高效管控和调动。这是“管数”。

三是技术治理。所有管理体系和标准必须贯彻到集团内部所有层级,比如二级公司、三级公司等,甚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这是“治数”。

总的来说,司库体系建设和供应链金融的底座都是数据。司库体系建设的目的是提高集团资金效率和防范系统性风险,这需要以数据为基础。供应链金融同样强调防范风险,但更微观化。两者在提升资金管理效率和防范风险方面目标一致,底座也一致。

03

数字供应链金融及未来展望

数字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上,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小微企业的资产和业务信息往往难以把握,而数字化技术与工具,尤其是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促进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在多主体流转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安全和真实性至关重要。具体体现为“3T”,分别为透明度(Transparency)、可追溯性(Traceability)与信任(Trust)。

第一,透明度。数字技术使供应链业务更加透明,不仅可视可见,还能实时把握和了解所有业务的流转状况。

第二,可追溯性。数字化能够追溯每个主体承担的具体活动,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追责,确保责任明确。

第三,信任。通过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建立信任机制,使高质量的企业能够更便捷地获得资金,优化产业现金流。

另外,数据资产与治理对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也很重要。未来,数据规范、数据分析与应用、数据治理将成为重点。需要建立数据标准,确保数据的规范性,以便与金融结合。需要明确所需数据及其对决策的支撑作用,提升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力。需要解决数据的产权、隐私和安全问题,确保数据在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可以共享和交易。

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供应链金融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未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将呈现出多维度的创新和深化。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供应链金融的高效运行离不开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未来,我们将看到物流网络、仓网、公铁水空等物理基础设施会进一步完善。同时,电子化提单、仓单、运单等数字化单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也将成为重点,这将提升供应链金融的透明度和效率,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其次,基于场景的产品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将更加多元化,从预付款融资、设备融资租赁、战略融资、订单融资、动态折扣到反向保理和消费金融,覆盖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未来的产品创新将立足于具体场景,满足不同企业和行业的需求。例如,新一代票据系统和供票系统的推出,将推动产品创新,提升供应链金融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最后,助推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供应链金融将与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紧密结合。金融将助力供应链的安全和韧性建设,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同时,供应链金融将与低碳、双碳目标有机结合,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支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宋华:司库体系下供应链金融发展-财资一家
2025年是司库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企业开启司库在数智时代下管理的新周期。值此契机,财资中国面向企业、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等财资生态伙伴发起2025财资奖评选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宋华:司库体系下供应链金融发展-财资一家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宋华:司库体系下供应链金融发展-财资一家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宋华:司库体系下供应链金融发展-财资一家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宋华:司库体系下供应链金融发展-财资一家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宋华:司库体系下供应链金融发展-财资一家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宋华:司库体系下供应链金融发展-财资一家
0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2025财资奖评选报名通道正式开启!
  • 【对话】《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作者胡淳一:创新场景供应链金融,构建产业链共赢生态
  • 浙商银行:创新“池链融合”,推动长安跨越汽车制造转型升级
  • 央企供应链金融“脱核”新突破
  • 浙商银行:聚焦企业流动性管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25家央企:2024年财务工作重点
6家央企实践:持续推进境外司库体系建设——设立香港财资公司、构建跨境资金池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H集团:以财务共享中心和大司库建设为基础,构建数智财务管理新模式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供应链金融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政策资讯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5 财资一家.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