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集团
2024年7月,招商局智融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与招商局集团招投标中心、交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达成合作,联合发布“招商•智融「中标盈」-普惠E融”产品,依托“金融科技+数字普惠”能力,为招商局集团产业链上数万家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普惠金融服务,助力实业发展。
更多相关:招商局:依托“金融科技+数字普惠”能力,提供弱确权场景下的“脱核”普惠服务
航空工业
中国电子
2024年3月,中电惠融与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共同研发的“中电e贷”产品首笔业务成功落地。这不仅标志着双方在模型共建及产品创新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更凸显了双方在数字金融与产业融合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更多相关:中电惠融:数据化、智能化、脱核化,构筑新型融资服务模式
厦门国贸
厦门国贸2023年业绩报中显示:在供应链金融金融方面,公司推出“国贸云链·金贸通”,该平台与多家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授信联动,链通金融机构和产业客户,创造平台价值,平台客户累计用信近20亿元。
更多相关:厦门国贸:“国贸云链·金贸通”,以数据化资产增信的“脱核”供应链金融平台
中国中车
中国供应链金融网记者发现,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借助自有电商产业链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是“脱核”背景下灵活运用“数字信用”的可借鉴之路。
更多相关:中国中车:搭建中车特色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依托电商平台探索供应链金融“脱核”
鞍钢集团
更多相关:鞍钢集团:完成首单“鞍钢融信”业务
供应链“脱核”,或是解决中小微融资成本的关键?
所谓“脱核”,不是指脱离核心企业,而是更多地依靠供应链上产生的各种交易数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物流、信息流等作为放款或者风险评估的依据,把金融服务扩展到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简单来说,就是改变传统的核心企业“主体信用”模式,从“数据信用”出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及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供应链及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这就需要核心企业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规范和强化供应链管理,稳固供应链合作关系。同时要充分发挥供应链的关键角色优势,主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协同做好交易风险管控,拓展产业金融服务,帮助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
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需要深入产业链内部,与核心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进行深度合作,特别是要从不同行业、不同场景需求出发,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提升整条供应链的融资能力和资金管理水平。在场景化的金融服务中,交易数据的实时生成为银行机构提供更加真实、透明和全面的供应链交易行为数据。银行能够进行更加智能、及时和准确地评估风险,从而解决供应链融资中的风控难题,降低对核心企业信用的依赖。
来源:中国核工业集团、招商局供应链、厦门国贸、中国中车、金网络数科、中电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供应链Finance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