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数科 财资数科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首页 › 数智财务 › 对话作者张国峰:财务人员如何防范个人职业风险?

对话作者张国峰:财务人员如何防范个人职业风险?

财资君
4 年前

全面了解、识别财会职业风险的影响因素和财会职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树立敏锐的职业风险防范意识,构建有效的职业风险防控策略体系,是财务人员必须培养和具备的核心能力素质。

近日,《财资中国》采访了《财务人员防范职业风险实战指南》一书作者张国峰,他结合自己多年的财务、审计、法律和纪检工作经历,从财务人员所遇到的个人职业风险的来源出发,为财务人送上一份“财务人风险防范手册”。

对话作者张国峰:财务人员如何防范个人职业风险?-财资数科

TreasuryChina:这本书创作的背景和初衷是什么?

张国峰:写作这本书的初衷,与我个人的综合经历有很大关系。我毕业后在财务战线工作多年,后来调动到金融监管和纪检岗位,多次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这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财务人员真正的风险:刑事责任的风险。

不少财务人员,即使有对自己明显有利的说法却拿不出有力证据,从直觉上,我们也相信他(她),但就是没有有效的证据来厘清他(她)自身的责任。每遇此情此景,我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难过。正是在这种心情状态下,我将自己在办案中的体会和心得记下来。随着接触的案子越来越多,我就发现其实财务人员的风险是有规律可循的,很多被牵连或冤枉的情形也是有办法避免的;并且,这些一点一滴的总结渐渐能够串连起来。随后,我就利用业余时间,把自己零星记录下来的心得和体会系统地整理出来,最终形成这本书。财务人员保护好自身对国家(尤其是税收)、单位和个人都是一件好事,三者的利益在本质上也是统一的。

TreasuryChina:如何看待“民营企业财务人员风险大、国有企业财务人员风险小”这种观点?

张国峰:不同类型企业中,财务人员面对的风险特点有所不同,但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述观点。事实上,所有企业财务人员都面临风险,甚至国有企业财务人员面临的风险还更多,因为所受的管理规定也更多,关键是看如何处理。

从财务人员风险的本源上说,与规模大小、国企或民企关系并不是特别大,这个事实与一般人的理解是不同的,但是这点非常重要,因为有的人可能觉得国企风险小而忽视,最后反而产生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从观念上纠正不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防范风险。

TreasuryChina:面对迫于压力产生的风险,财务人员如何有效进行自我保护?

张国峰:对于迫于压力而产生的风险,从真实的案例来看,大多数财务人员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存在侥幸心理,觉得不会被发现;二是没有保留有效的证据,或者对证据有不正确、不全面的认识;三是主观行为存在转化,即一开始是完全被动的,但发展到后面,却在无意识中掺杂进了故意的行为,这就使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

当财务人员真正理解清楚上述三方面的问题,就可以找到适当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保留好真正有效的证据,在主观意识和行为发生转化的关键节点上保持清醒并不越界。

TreasuryChina:财务人员如何利用制度防范职业风险?请举例说明。

张国峰:财务人员防范职业风险,一定要将这两方面作为抓手:个人的正确防范、推动单位建立保护自身的五大关键制度。其中有一项是尽可能实行资金的集中管理,这样对个人和企业都有好处:一方面,减少了财务人员犯错的可能性,使其没有机会在这方面犯错;另一方面,为企业统筹安排资金也提供了便利。但需要注意的是:资金集中管理后,负责资金管理的财务人员要更加注意,这部分资金金额更大,所受的监督层级会更少,责任也就越重。任何一项制度,既可以产生好处,也会有所缺陷,因为毕竟内部制度本身是有局限性的,即内部人控制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无论如何,制度建设可以让财务人员安心,单位也才能走得更远。

TreasuryChina:如何理解您刚刚提到的“财务人员安心,单位也才能走得更远”?

张国峰:如果一家企业的股东和管理层想走得更远,规范财务工作是基础。我曾遇到东北一家企业的老板,虽然他出身贫苦,在创业后,始终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合法合规,谁也不要少缴税”;后来这家公司的玻璃幕墙业务做到了世界前三并在中国香港上市,旗下一家电梯生产企业成功在国内中小板上市。大家都知道,在企业上市过程中,财务人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也曾遇到过一些财务不规范的公司,老板觉得企业发展壮大了,想启动上市计划,这时却发现公司在上市之路上困难重重,且会面临很大的风险,所以就没办法借助资本市场或外部资本进一步发展;这样的企业一般还有一个特点:财务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更换频繁,即使不更换,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水平往往也很低,财务人员也会普遍感到不安心。

财务人员的安心、开心,本质上需要做到两点:一是自身要有防范职业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要靠财务人员自身的“正当防卫术”;二是要靠单位建立和完善的保护财务人员的“安全防护网”,尤其是在关键制度上要“有设计、有落实”。

无论是财务人员自身的“正当防卫术”,还是单位建立的保护财务人员的关键制度,实际上都是在保护财务人员,也在保障着单位的长远发展之路。

对话作者张国峰:财务人员如何防范个人职业风险?-财资数科

《财务人员防范职业风险实战指南》
作者:张国峰
出版: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42089
对话
0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直播回放 | 八讲八策、八大升级!《企业司库开年八讲》为您解析企业司库体系的建设路径、重点和趋势
  • 江苏银行杭州分行:以科创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 欢迎订阅2025年《财资中国 · 财富风尚》杂志!
  • 浙商银行:用数字金融助力天能集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 浙商银行:助力番缆集团财资服务与产业链升级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25家央企:2024年财务工作重点
6家央企实践:持续推进境外司库体系建设——设立香港财资公司、构建跨境资金池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五大视角剖析,解读司库的本质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供应链金融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政策资讯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5 财资数科.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