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数科 财资数科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首页 › 数智财务 › 始终假设你刚拿到的融资是最后一笔融资

始终假设你刚拿到的融资是最后一笔融资

财资君
4 年前

2020年1月,哈佛商业评论的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名为《乐观的CEO+悲观的CFO,结果出人意料》的研究性文章。这篇文章指出,悲观的CFO与乐观的CEO的组合,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并购的成功几率,并提出“乐观的英雄需要悲观的伙伴”的观点。

很可惜,这篇研究性文章没有向认知层面更深挖下去,这样简单的结论很容易引发似是而非的混淆。我们在本书中多次引述的阿里·德赫斯所著的《长寿公司》中的四大长寿基因,其中“保守的财务策略”早就赫然在列。

在这里我们谈到的所谓悲观,完全是属于认知策略层面上的,即防御性悲观。防御性悲观的概念由社会心理学家 Nancy Cantor 于 1980 年代中期提出,指一个人在引发焦虑的事件到来前采取的认知防御策略。它指的是人们会在事件发生前,将期待降到比较低的水平,想象出最坏的可能的情境——这看起来让人担心,但它却不是一种消极的自证预言。

当一个人在处于防御性悲观的情绪里的时候,他们的情绪是冷静的,他们知道这只是数种可能性中最坏的一种而已,并不是唯一和注定的结局。这种防御性悲观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最坏可能发生的概率,以及假如真的发生了最坏的情况,也能更好地面对和有条不紊地处理。研究显示,防御型悲观主义者最后并没有消极表现,也没有比那些乐观主义的人还要糟糕,这种思维不仅帮助他们取得成功,还往往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回报。

实际上,众所周知的两大IT教父斯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是著名的防御性悲观主义者。乔布斯在他那篇Youtube上播放量高达3500万次的2005年哈佛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专门提到了“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的自我修炼法门。而盖茨喊出“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的著名警示,也由来已久。苹果和微软这一对在全球IT创新领域相爱相杀数十年的CP,在防御性悲观上倒取得了惊人的一致,如今两家公司的市值也恰好都冲到了1.4万亿美元。

如果把防御性悲观应用于国内的企业财务领域,首先就应该聚焦资金链层面上。因此,我在这里提出的观点——“始终假设你刚拿到的融资是最后一笔融资”——就是一个比较直接而简单易行的应用。原因很简单,

  • 其一,资金链断裂向来是国内民企倒闭的头号元凶;
  • 其二,民企债权融资环境之艰难险恶,相信侧身于其中的财务人和老板,都有一肚子苦水;
  • 其三,这些年下来,风险投资与私募机构的钱从“大撒币”到“烫手”,已经越来越为众多创业者认识到了。因此,资金管理层面的防御性悲观是中国民企的必修课。

这里面,乔布斯通过“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的防御性悲观,来重构公司决策层“To do list”的做法很值得借鉴。CFO可以借助“始终假设你刚拿到的融资是最后一笔融资”的这一防御性悲观工具,来重新审视现有的资金计划,对每一笔重大支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置于“始终假设你刚拿到的融资是最后一笔融资”这一情境之中,复盘推演,一方面避免时下花光资金无奈关门的创业悲剧的上演,另一方面找到真正值得All in 的业务增长方向。

作为创业公司的典范,Facebook前首席财务官戴维·埃博斯曼在2015年的一次采访中曾明确表示:“大型公司的CFO有必要怀揣一些悲观情结,例如思考我们的投资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并对业务上花的每一分钱都保持质疑精神。”

除了业务运转的正常需求,账上保持现金充裕对整个企业所带来的心理暗示作用也不可小觑。

小故事

网络上曾流传过有一个关于沙漠穿越的故事,在撒哈拉沙漠里,一支由八名队员组成的探险队负重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数日之后,这八名队员每个人的生活物资都只剩下一小瓶水。而天气仍旧暴热,此时距离目的地仅剩下区区数公里。最终只有三名队员不依靠外部援助顺利到达了目的地,最令人震惊的是此时他们的那一小瓶水仍还有剩余,而其他五名队员都求助了外部援助,外援到达时发现他们的水无一例外的已经全喝光了。有趣的是,事后研究发现,那三名顺利完成穿越的队员中有两名是悲观主义者,另外一名是乐观主义者,而其他未能完成穿越的五名队员却都是乐观主义者。

原来,在距离目的地还有几公里的情况下,那五名最终未能完成穿越的队员选择了停下来休息,并在盲目乐观的预期之下喝光了最后的一瓶水,而其他完成穿越的三名队员没有停下来休息,仍然按照既定的计划负重前行和适当补水。

所以,防御性悲观预期带来的反而不是消极的结果,而是可以让一个组织焕发最大程度的斗志,正所谓“做最坏的打算,而付出最好的努力”。

 

始终假设你刚拿到的融资是最后一笔融资-财资数科

书名:商学院学不到的66个财务真相
作者:田茂永
ISBN:978-7-111-68421-3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0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直播回放 | 八讲八策、八大升级!《企业司库开年八讲》为您解析企业司库体系的建设路径、重点和趋势
  • 江苏银行杭州分行:以科创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 欢迎订阅2025年《财资中国 · 财富风尚》杂志!
  • 浙商银行:用数字金融助力天能集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 浙商银行:助力番缆集团财资服务与产业链升级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25家央企:2024年财务工作重点
6家央企实践:持续推进境外司库体系建设——设立香港财资公司、构建跨境资金池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五大视角剖析,解读司库的本质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供应链金融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政策资讯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5 财资数科.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