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一家 财资一家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财资商城
  • 登录
首页 数智财务 RPA+场景:高效赋能精益流程管理

RPA+场景:高效赋能精益流程管理

财资君 1年前
RPA可用于自动化多种劳动密集型的工作,企业在日趋走高的人力成本以及流程标准化与规范化的诉求下,越来越多地应用RPA去高效地进行任务的执行、监控、指派等管控,进一步体现更精益的流程管理(表1)。
RPA+场景:高效赋能精益流程管理-财资一家各大机构对RPA的定义和论述

RPA应用价值

RPA是替代人工的重复性工作,在人力成本日益高企的环境下,能够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赋能。

RPA的价值一:可以联动多个业务系统,自动执行完成工作

不论公司大小,都会有很多工作系统,比如ERP、CRM、Office、HR、邮件等,采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后,通过事先编好的操作流程步骤,RPA就像一位机器人员工,能自动操作整个业务流程,从后台系统读取订单、分析订单分布、汇总金额录入ERP财务、记录到数据库、发送邮件通知,不但速度快,而且几乎不出错、不知疲倦,人们只需要开启RPA即可。

RPA的价值二:联动多个业务系统的同时,实现流程再造

在自动化流程方面,RPA与工业机器人十分相似。它们都是将工作流程模块化,遇到影响效率的阻碍点,利用技术手段将其攻克,能够在一连串的流程上起到替代人工、自动执行的作用,从而实现流程再造。

RPA的价值三:不会影响现有IT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

如果将工作系统解剖来看,可以将核心诉求及数据看作最底层,上面一层是数据库、Excel、Word等基础功能软件,第三层是OA、ERP、CRM、WMS等流程协同系统,而RPA运行在更高的软件层级。这就决定了它不会侵入、影响已有的软件系统。在帮助企业提升效能的过程中,保持企业已有的IT系统功能平稳、运行可靠。

RPA的价值四:增效显著且迅速

与传统的增效方式不同,RPA能最大限度地平衡效率与成本,且投资回报周期较短。为了提升效率,企业通常会选择采取增加人工或采用传统的模式开发软件。增加人工会带来人力成本增加和培训负担,而传统模式的系统升级周期长,往往业务模式已经发生改变,系统还没有开发上线。RPA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第三种选择,并且优势明显:它既不像增加人工那样效率不高且易出错,也不像传统模式开发软件那样需要投入较大成本,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平衡效率与收益。并且,RPA交付落地周期短,最快2周、最慢6周到2个月。

RPA应用场景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以及疫情期间组织对非结构化数据业务实现自动化的需求越来越多,RPA的全球需求量激增,业务对象涵盖金融、制造业、财务、保险、证劵、客服、政府及其他行业。

智能金融

银行的很多业务和报告流程都具有很强的可重复性,非常适合自动化。同时,由于RPA能够实现自动记录,有可追溯的属性,因此在合规上具有天然优势。对于银行业来说,通过RPA机器人的建设,对外可以助力产品服务的自动化,对内可以提升运作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很多大型商业银行在客户服务、交易纠错、风险监测、应付账款、信用卡审批流程、抵押贷款审批流程、反欺诈、KYC流程、总账、自动生成报告、同业对账、申报增值税等数个常见的工作流程中开始尝试RPA技术。例如,工行使用RPA完成国库退税自动核对、单位结算账户自动备案、跨行大额报文分拣等业务,建行使用RPA完成清算资金自动对账、反洗钱明细信息补录、信用卡中心风险换卡等业务。

智能制造

制造业一直是机器人技术的追随者。几十年来,制造业一直使用物理机器人来组装、测试和包装产品,以简化装配线各流程。如今,企业的后台流程同样开始进行软件机器人的部署,这些流程通常属于手动及时间密集型,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并且还要承担随时可能出现的人为错误、非熟练劳动力产生的意外,以及应对过时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和经常变化的监管要求。RPA的出现,可以让员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高价值、更需要创造力、更强的逻辑甚至联想能力的任务中去,帮助制造商更多地关注产品创新和核心优势,快速有效地拉动传统制造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例如,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兴起的“灯塔工厂”,突破当前工业的科技创新天花板,通过逐步实现由试点到规模化智能自动生产,拥有了重新制定行业标准的话语权。

智慧财务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首当其冲,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以自动化、智能化为特点的智慧财务成为转型的重要方向。据安永调查显示,62% 的财务高管“同意”或者“非常认同”财务流程自动化的进步将会对其未来 12 至 24 个月的业务产生影响。基于工作的重要性与属性,财务管理是 RPA 的重点和领先应用领域。RPA 可以完成包含大容量数据、高频交易处理的财务管理任务,包括应收与应付账款处理、企业财务与会计、财务监管、市场预测与分析等诸多方面,且不需要人工触发,自动执行流程,帮助企业释放财务管理人力资源。

智能保险

保险企业具有复杂的业务形态和密集的用户信息,传统核保和理赔环节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依赖人工处理较多单据和客户数据信息。RPA作为能够自动处理大量重复性、具备规则性的工作流程任务的效率能手,不仅能帮助保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还能7×24小时零失误不间断工作,在承保处理、索赔处理、客户运营、监管报送、财务税务等流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赋能保险业务价值链,持续提升客户体验感。

RPA发展阶段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融合的RPA技术形态也在快速演变。根据自动化程度的不同,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图2):
► 1. RPA 1.0阶段:辅助性RPA
在RPA 1.0阶段,作为“虚拟助手”出现的RPA,几乎涵盖了机器人自动化的主要功能,以及现有桌面自动化软件的全部操作。部署在员工PC机上,用于提高工作效率。► 2. RPA 2.0阶段:非辅助性RPA

在RPA 2.0阶段,被称为“虚拟劳动力”的RPA,主要目标即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以及虚拟员工分级。主要部署在VMS虚拟机上,能够编排工作内容,集中化管理机器人、分析机器人的表现等。非辅助性RPA机器人可以全天候工作24 * 7,并用业务流程代替了人机交互,释放了更大的增效降本可能性。

► 3. RPA 3.0阶段:自主性RPA

在RPA 3.0阶段,RPA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和成规模多功能虚拟劳动力。通常部署在云服务器和SaaS上,特点是实现自动分级、动态负载平衡、情景感知、高级分析和工作流。缺点是处理非结构化数据仍较为困难。但更多技术的融合,使得自主性RPA可从根本上提升业务价值并为用户带来更多优势。

► 4. RPA 4.0阶段:认知性RPA

RPA 4.0将是未来RPA发展的方向。开始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以实现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预测规范分析、自动任务接受处理等功能。借助认知性RPA,决策过程全都由机器人执行,从而可以将所有漫长而复杂的任务自动化。

RPA+场景:高效赋能精益流程管理-财资一家

图2 RPA进化之路 来源:Gartner

其中,在1.0和2.0阶段,RPA只是非战略性的辅助IT工具,主要是通过自动化技术来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人力投入,这几乎就是产生RPA的原动力。但是随着企业希望从部署的RPA解决方案中获取更大价值,RPA将会成为融合不同自动化技术的平台,向3.0和4.0阶段进化,并有效融合人才、组织变革和领导能力,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从而将给企业的整体运营机制带来很大的变革。正如市场研究公司HFS Research曾指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全面推动企业实现业务运营优化、革新和转型。

这一价值方向暗合了Gartner发布的2020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之一——超自动化,它是一个为了交付工作、涵盖了多种机器学习、套装软件和自动化工具的集合体,包含丰富的工具组合、自动化本身的所有步骤(发现、分析、设计、自动化、测量、监控和再评估)。例如,软件领导企业UiPath推出的超自动化平台通过利用AI功能(例如文档理解)实现了更复杂的自动化,使用复杂分析工具评估自动化对业务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根据评估结果对业务流程做出优化。再如,埃森哲推出的智能平台集成了数字核心平台、云技术、数字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安全技术及新型 IT技术,在数字化运营、提升客户体验、拓展业务创新三个方面帮助企业实现规模化、平台驱动的数字转型。

本文选自《智慧财务之机器智能》专栏,内容有删减,【扫描】下面二维码,阅读完整付费专栏。

RPA+场景:高效赋能精益流程管理-财资一家

# RPA
0
财资君
连接企业与金融,助推金融转型!
赞赏
财资君

评论 (0)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向未来再出发】不止于十·第三届财资生态节暨2022第十届中国财资年会圆满落幕
  • 流程挖掘,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底座
  • 王贞洁|财务信息扭曲与信贷资源错配——以盛运环保与龙净环保为例
  • 德勤:海外财务管控体系建设
  • 张庆龙 | 财务机制变革:从流程驱动走向流程与数据驱动并重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欢迎订阅2023年《财资中国·财富风尚》杂志!
引领中国财务共享——中兴通讯全球财务共享实践 | FSSC典型案例
海尔集团:“人单合一”下的全球财务共享服务 | FSSC典型案例
蒙牛集团财务共享之道:集资金管理共享和会计核算共享为一体
2018银行业年度分析报告:资产规模和质量、经营业绩详细对比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3 财资一家.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现在登录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财资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