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数科 财资数科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首页 › 共享服务 › 交易金融案例汇编③ | 大型企业:跨界经营,探索交易金融新模式

交易金融案例汇编③ | 大型企业:跨界经营,探索交易金融新模式

财资君
7 年前

大家好,之前我们推出了“新金融”系列案例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分别聚焦商业银行和交易平台。

交易金融案例汇编系列一:商业银行篇,围绕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以及如何构筑交易金融新范式进行分析,重点列举了五家银行的创新做法和具体路径。

交易金融案例汇编系列二:交易平台篇,通过从电商平台、汽配平台、外贸平台、理财平台等专业平台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进行具体分析,阐述了平台企业如何赋能交易,拥抱交易金融新发展。

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参考财资中国商城里陈列的报告,或者关注我们财资一家官方微信公众号。

交易金融案例汇编③ | 大型企业:跨界经营,探索交易金融新模式-财资数科

今天推出的是“新金融”系列案例的第三期,交易金融案例汇编系列三:大型企业篇。这一期我们通过对五家大型集团企业产业链交易平台、金融服务生态圈和自金融运营体系的案例剖析,揭示大型企业如何进行跨界经营,探索交易金融新模式。

平台经济模式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商业形态,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动下,企业呈现出混业、跨界的趋势,互联网、金融、科技,不断渗透与融合。产业链金融早已不是银行所独有,Facebook、Google、Apple等典型的平台型企业,以全新的形式重构了产业价值链,成为推动产业金融重新架构与想象的引擎。银行如果不与时俱进进行转型改革,一味守旧,传统的思想观念、组织营销方式、金融服务模式将无法满足网络化时代产业链金融发展的需要。

与传统金融相比,产业链金融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在深入理解相关产业的基础上,运用新兴技术、创新和平台化手段,逐渐实现了金融服务方式的转变和服务功能的提升,进而实现运营模式的升级和跃迁。对于已经有“巨无霸”的产业链,商业银行应积极与其配合,实现资金端和资产端的互联网化,进而撮合资金和资产的有效对接,同时聚合征信、评级、资管、私募、基金、保险等相关金融生态服务,拓展产业链金融创新空间,打造贯穿全产业链的新金融生态体系。此外,通过自身金融服务能力,为产业巨头的闭环体系提供较为全面的财务顾问服务,进而提升平台的服务聚合能力。

随着企业的金融需求日益升级,互联网化、平台化、交易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型集团企业或核心企业基于自身的规模优势、业务优势和产业地位优势开展金融服务的供给,并构建系统的产业链交易平台,将自身的金融服务能力输出至产业链上,逐步打造一个闭环的产业链金融服务生态圈,探索交易金融新模式。

  • 海尔集团,通过打造超级产融结合的生态布局,以海尔金控集团开展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海尔集团的全产业链发展,以财务公司为开放性平台,整合和集聚企业所有的金融资源,并利用B2B线上产业链金融平台,实现金融与产业紧密结合;
  • 平安集团,通过收购汽车之家创新科技支撑方式,以此掌控汽车金融服务链的关键节点和核心技术,助力平安掌控汽车互联网服务生态圈,构建汽车行业的封闭金融服务链;
  • 大北农集团,基于农业大数据+电商+金融,构建平台生态圈,提供数据、交易、金融三大服务,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从入口到产业链再到整个农业产业生态链的整合;
  • 物产中大集团,通过打造多个互联网电商平台,将互联网植入产业链,构建产业链融合的生态圈,提供标准化、智能化、精益化的产业链服务;
  • 万达集团,推出了国内首个商业地产众筹项目——稳赚1号,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地产结合,突破了传统商业地产的融资模式。

闭环化运作模式为平台式金融服务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从产业链金融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实现金融服务的闭环化,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产业链金融的主流方向。然而伴随着当前市场上各类专业平台向产业链和消费场景的不断渗透,平台上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由此创建了更多的资产场景,逐渐形成闭环运作模式。

首先,金融服务平台的闭环化运作使产业链金融向垂直细分模式整合,而垂直的产业链金融天然聚合了大量同类型资产,这就为构建资产池奠定了基础;在传统模式下,供应链条上的资金配置不平衡,银行资产呈现多样化、分散化和平面化等特点,无法完全激发出资产的规模效应。

其次,平台的闭环化运作模式使平台上参与者之一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成为平台交易的“内部人”,容易达成共识,从而降低了产品推广和KYB成本,进而大幅减轻了金融产品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传统模式下,金融服务者作为独立的一个交易方,需要通过业务推介、产品营销、广告宣传等方式来获取客群、增加销量,同时为了防范道德风险,开展尽职调查成为一项必修功课,而这些前期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最后,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进步实现了交易行为的信息化,从而提高了业务数据的完备性和可靠性,使风险结构化管理成为可能;传统的交易模式下,企业供应链的信息化、数据化建设跟不上市场变化,交易信息传递慢、效率低、时效性差,链条节点各成信息孤岛,这就容易造成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增加风险管理的难度。

简言之,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基础上,新型产业链金融能够有效实现价值流动的闭合化、交易活动的信息化、金融服务的自偿化、运营管理的垂直化和风险经营的结构化,这为提供资金和资产的撮合平台夯实了基础,也为聚合多样化的金融供给带来了便利。

交易金融案例汇编系列③

《大型企业:跨界经营,探索交易金融新模式》

完整版PDF文件

交易金融案例汇编③ | 大型企业:跨界经营,探索交易金融新模式-财资数科

(限时特惠,仅售9.90元)

长按识别二维码,前往财资中国商城购买

交易金融案例汇编③ | 大型企业:跨界经营,探索交易金融新模式-财资数科

mall.treasurychina.com

交易金融
0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 财务智能 共享先行:世界500强物产中大打造财务共享建设新标杆
  • H集团:以财务共享中心和大司库建设为基础,构建数智财务管理新模式
  • 金蝶云·星瀚财务共享:智能驱动,赋能业务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25家央企:2024年财务工作重点
6家央企实践:持续推进境外司库体系建设——设立香港财资公司、构建跨境资金池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五大视角剖析,解读司库的本质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供应链金融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政策资讯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5 财资数科.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