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董主编

1
2
第一,智能技术+场景经营,重塑财资服务新模式。
借助智能技术和核心能力,企业财资管理可以构筑起整体智能化平台,其中包括了结算、融资、票据、投资、风险控制,以及财务公司运营、供应链金融、产业交易金融平台等等应用场景。企业管理者可以随时而且一目了然地对企业资金的长短期流入流出、资金头寸、多渠道投融资、收益及债务进行动态、实时的监控。企业财资管理越来越呈现数据化、互联网化、智能化的特征,为企业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财资管理分析和财资经营决策。

第二,敏捷服务+平台战略,构建智慧财资平台框架。
随着财资管理范畴的不断延伸,前端所需要的服务种类也日益增多。传统的一一对应服务模式所需要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不断叠加,服务迭代周期长。企业通过整合不同业务单元之间可复用的核心业务和数据资源,将运营管理模式打通、下沉,形成平台,实现服务共享、能力复用和数据互通,让任何业务单元都能快速具备企业的核心能力,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创新、持续与用户需求对接,打造高效的业务团队,为企业降本增效。其中,业务平台的关键在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固化与赋能,数据平台的关键在于企业核心数据资产的整合和共享,技术平台的关键在于企业核心技术资产的整合和输出。

第三,能力升级+持续发展,打造智慧财资的基础支撑。
组织和人员变革是发挥智慧财资价值创造的关键所在。为了成功实现财资智慧升级,CFO需要对财资能力进行系统化梳理,从组织架构、人才培养、流程工具和文化制度等方面全面改革,提升绩效。具体来说,一是重塑组织架构,建设财资智能工厂。二是注重人才培养,形成跨界互补的综合人才团队。三是应用流程工具,打造机器智能的RPA卓越中心。四是加强文化制度建设,以价值为导向,拥抱数字化。

3
智慧技术正在重塑商业世界,适应者才能赢得未来。新时代下,企业开始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改变发展模式和运作机制,而在新兴技术的赋能下,财资管理也从职能、数据、场景三个维度实现进化。
第一个维度是职能升级,赋能未来业务经营和绩效管理。
在智慧经济时代,机器学习、AI、RPA,这些新兴技术推动财资管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价值经营,财资管理的职能范畴逐渐超越传统的资金管控,转变为从业务经营和绩效管理的角度出发,站在企业战略与价值创造的高度,关注资金、资产与各项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高效流转,主动为企业业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挖掘提高业务绩效的真正驱动力。
企业越来越关注财资管理对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财资管理在企业中的定位也由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变为业务中心和价值中心。未来的财资管理职能更加强调从管控走向经营。

第二个维度是数据驱动,构建智能决策体系和人才团队。
财资管理部门是数据交互的中枢,也是企业经营的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算力+算法”的叠加效应,将复杂的分析嵌入到企业管理和决策体系中,使得日益复杂的工作变得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财资管理效能。
在数据驱动决策下,企业财资人员需要明确业务经营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并确定解决这些难题所需的数据、分析技术和技能;搭建RPA、机器学习等技术底座,并建立统一、可信的数据源;依托统计数据和创新技术,建立财资模型并输出财资决策。
另一方面,数据运营和数字化流程管理能力在财资团队中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财资部门需要搭建复合型的人才团队,其中的人员需要具有编程设计、数据建模、数据可视化等数字应用能力,业务建模、流程设计、财资分析等财资技术能力,以及战略思维、关系管理和沟通管理等经营管理能力,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
第三个维度是场景嵌入,打造新型数据渠道和财资流程。
新兴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企业经营的边界泛化,金融、商业和消费等场景的边界模糊化。场景设计已经不止在业务领域、销售领域和技术领域发挥作用,同样可以与财资领域相结合。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可以用来积累财资数据的场景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二是财资分析技术不断升级,以及场景本身蕴含的财资数据越来越多样化,促使每一种场景下积累的财资数据也越来越多。
随着企业的数字化和平台化发展,财资管理可以有机嵌入产业互联网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等各类专业平台,基于平台上积累的交易和数据,围绕企业业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进行针对性、定制化的财资管理。平台积累的场景具备复杂和高频的特点,也就是说,场景通常不是由单一的场景组成,而是由多个场景相互组合叠加,形成一个较为多元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财资将复杂的管理流程进行再造,与各种场景进行融合,促使现金流变得可视、可控,风险管理变得更加精确,从而实现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场景化与动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