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一家 财资一家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财资商城
  • 登录
首页 数智财务 王竹泉:司库系统的创新理念与基本框架

王竹泉:司库系统的创新理念与基本框架

财资君 10月前
作者 | 财会通讯
【摘   要】长久以来,司库管理始终围绕着资金集中管控、现金收支、余缺调剂开展,却忽视资金存量管理、缺乏内部资本市场理念、割裂业务与财务活动,使得司库系统的职能难以有效发挥。文章在剖析现行司库管理理念缺陷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存量与流量兼顾、效率与风险统筹、业务与财务融合的司库管理创新系统,以充分发挥司库系统的价值流转、价值发现和价值提升功能,为指导司库管理创新实践、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效率、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与参考。
【关键词】司库系统;存量与流量;效率与风险;业财融合

一、引言

资金是企业的根基与血脉,是企业实现各项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如何实现资金流的持续运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近年来,受国外大型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理念的深刻影响,加之国内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发展日益充分,集团企业资金管理进入了更加高级的司库管理阶段,司库在企业价值创造与资金管理中的独特价值愈发凸显,受到众多企业的热烈追捧。根据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的调查显示,早在2016年全行业就已经有82家财务公司明确建立了司库管理制度或将司库管理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之中。虽然司库管理正在逐渐步入正轨,但现行司库管理仍然主要停留在资金融通、资金集中管控、现金收支与余缺调剂等单一流量管理的层面上,资金存量管理并未系统地纳入到司库管理框架之下,司库管理理念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司库职能的有效发挥,亟需构建系统科学的司库系统以满足企业价值流转、价值发现和价值提升的迫切需求。2021年3月国资委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资金内部控制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监督〔2021〕19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构建系统全面、科学合理的司库系统是企业规范资金管理、盘活资金存量、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那么,资金存量与资金流量在司库管理过程中的地位与关系是怎样的?如何优化和创新司库管理的理念与框架以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职能与作用?如何构建综合高效、功能全面的司库系统以满足企业资金管理与价值增值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以现行司库管理理念的缺陷为切入点,探索构建系统全面、科学合理的司库管理创新系统,以此为提升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优化司库管理理念框架、指导我国企业司库管理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启示与参考。

二、现行司库管理理念的缺陷透析

近年来,资金集中调度、集约化管控成为大中型企业资金管理的主要着力点,司库管理时代随之而来。所谓司库,是对企业集团内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分析、评价与决策,以实现高效利用与合理配置企业资金、识别并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等管理目标,从而为企业集团资金流持续运转和价值持续增值提供动力的机构或部门[1]。由于司库概念在企业中的运用缘起于西方国家,使得司库作为一种“舶来品”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由此导致司库管理创新受到司库管理理念缺陷的种种束缚。
(一)资金存量管理游离于司库管理体系之外

现行司库系统缺陷的根源在于对存量资金管控的缺失。从全局视角来看,企业资金创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以期初的资金存量为起点,通过对资金的有效运作达到期末的资金存量终点。在此过程中,将资金投入使用产生现金流入的过程表现为动态的资金创造过程,而对存量的资金进行有效管理达到资金节约的效果表现为静态的资金管理结果。不管是资金创造的过程还是资金管控的结果均是资金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二者在本质上是殊途同归的。显而易见,现金流量管理与资金存量管理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二者均是企业司库管理的重要抓手。

王竹泉:司库系统的创新理念与基本框架-财资一家
然而,从现行司库管理模式来看,现金收支、现金余缺、资金集中度、资金预实偏差等反映现金流量的指标是企业司库管理的关注焦点,使得司库管理几近变成现金流管理的独家专属。在现代企业资金管理中,虽然“现金为王”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现金流管理确是企业资金管理的主要抓手。这种管理理念本质上没有过错,但现金流管理更侧重于企业现金创造的动态过程,过于强化现金流量管理导致企业忽视了对于资金存量的管理,忽视了从静态的资金管理中所带来的现金节约与资金配置结构优化,致使司库在资金存量管理过程中的缺位,也使得并不能够全面有效地发挥司库管理职能。总而言之,现行的企业司库管理理念往往聚焦于资金创造的动态过程,而忽视了资金管理的起点与终点,导致司库管理过程中未实现资金存量与资金流量的有效兼顾,使得司库管理体系中缺失了非常重要的一环——资金存量管理。资金存量管理是改善资金利用效率、优化资金配置结构的基础,资金存量管理的缺失将导致司库系统的效力大减。因此,将资金存量纳入司库系统之中,实现现金流量管理与资金存量管理的高效协调是构建全面、系统、高效的司库系统的题中之义。

(二)集团内部资金配置决策未见差异化
未能科学合理、差异化地配置资金是司库系统的另一大缺陷。企业集团内部亦存在着相互竞争的资本市场,而司库好比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如何在内部市场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是司库管理的重要职能。如同公开资本市场一样,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在资金配置时应当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化机制,而非一视同仁、不加区分、不见差异。
基于营业活动重分类视角,企业司库在配置资金时首先面临的是在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之间的抉择,即企业的战略性资金配置决策。这要求企业司库合理权衡不同资金投向所面临的风险与报酬水平,以趋利避险的原则为支撑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另外,从资金配置要求的资金成本来看,司库作为内部市场的投资者不是不求回报的,其为集团内部企业提供了资金,自然应当根据不同企业所处的风险与回报水平要求差异化的资金成本。当司库为风险水平较低、回报水平较高的集团内优质企业提供资金时可以要求相对更低的资金成本,而当其面对的是风险与回报水平表现欠佳的企业时自然可以要求高一点的资金成本,从而体现出司库在集团内部资金配置的差异性。
然而,从现行司库管理体系来看,资金存量管理的缺失导致司库管理体系根本无法反映出资金存量的水平、结构,无法判断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回报是由多少资金创造出来的,自然也就无法获得不同资金投向所带来的回报与风险水平,又何谈高效地配置资金。同时,缺乏资金配置过程中回报与风险的权衡也使得司库在配置资金时未能体现出资金成本的差异化,未形成资本市场上优胜劣汰的市场化机制。

总而言之,现行司库管理体系在配置资金时往往遵循着哪里有需求、哪里有缺口即往哪里配置资金的原则,在此过程中缺少了对于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的分析与研判,也缺少了对于资金成本的差异化对待。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司库仿佛成为了一视同仁、有求必应的集团内企业的兜底者,无法引导资金的精准、高效配置。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水平是引导资金配置的核心依据,将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纳入司库管理体系是更好地发挥司库职能、实现集团资金优化配置的重要支撑。

(三)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各执一方

财务数据生成于业务活动,再反馈到业务活动中,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业务和财务始终是不可割裂的系统。从司库系统本身来看,不论是传统的现金及流动性管理,还是高阶的投融资管理、风险管理及智能财务决策等功能,无一不体现出业财融合的理念,司库系统本质上是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桥梁。司库系统一旦脱离业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但是,从现行的多数司库系统来看,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往往各执一方,业财壁垒导致司库系统未实现算为管用的目标,业务和财务活动也未形成协作共赢的关系。例如,在很多企业集团中,部分成员单位认为司库系统对资金的管控降低了决策效率,束缚了自身业务发展,因此他们并不认可司库系统的重要性。业务部门不能自发支持司库系统建设和运营,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司库只在形式上实现了管账户,而没有根据业务活动对资金配置进行决策,也没有根据业务活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最终很难服务好业务活动的需求。总体来看,业务财务相割裂的现状,妨碍了司库系统的正常运行,容易加剧业财矛盾。

另外,司库系统的优越性在于系统性和全局性,可以统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全局。司库系统沉淀了大量的财务数据,这些数据既包括存量的静态信息,又包括流量的动态信息,客观上来看,司库系统可以对成员单位的运营情况进行效率和风险画像描摹。然而,现行司库系统一方面没有综合利用这些财务数据,另一方面更没有利用这些财务数据对业务活动进行赋能,因此很难走出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相割裂的境地。

因此,司库系统应该坚持业财融合的要义,提高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积极性和配合度,引导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协同共赢。

总而言之,资金存量管理在司库系统中的缺失、反映资金成本差异化的市场化机制的缺失、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关键评价指标的缺失以及业务与财务割裂等一系列现行司库系统的缺陷使得司库在企业集团的职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为了提高企业资金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亟需构建系统全面、科学合理的司库管理理念与框架,实现产融共促共生。司库系统应该构建涵盖资金存量与资金流量兼顾的价值流转系统、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统筹的价值发现系统、业务与财务融合的价值提升系统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王竹泉:司库系统的创新理念与基本框架-财资一家

三、建立存量与流量兼顾的司库价值流转系统

资金存量管理与资金流量管理均是实现高质量的司库管理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将资金存量纳入司库管理框架之中,建立存量与流量兼顾的司库价值流转系统。经营活动现金流是企业价值的重要来源,经营活动资金是企业司库管理的核心与主要着力点,如何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管理与经营活动资金存量管理共促共生是企业资金管理与价值创造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主要以经营活动现金流为出发点,通过对经营活动现金流分解、剖析,构建存量与流量兼顾的司库价值流转系统。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间接法为依托,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可根据资金来源与管理要求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净利润加回各类减值准备、财务费用、折旧摊销、非现金形式的损失;第二部分是存货、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前者可以理解为经营活动利息、折旧与摊销前利润(即“经营活动EBIDA”),其反映了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流量的动态过程,反映了企业增收节支、降本增效的水平,本文将其定义为企业“造血”能力。之所以定义为“造血”,是因为“造血”的过程反映了企业创造新的现金流量的动态过程。后者可以理解为经营活动资金的节约水平,其反映了企业有效管理静态的资金存量所能带来的资金节约水平,本文将其定义为企业“挤血”能力。之所以定义为“挤血”,是因为“挤血”的过程就好比压缩海绵以获取资金流入的过程,当企业资金管理水平较高时,则能够通过对存量资金的管理降低资金占用水平,释放出现金流,以资金存量的管理带动资金流量的增加。“造血”与“挤血”能力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王竹泉:司库系统的创新理念与基本框架-财资一家“造血”能力反映了企业资金创造的动态过程,侧重于资金流量的管理,而“挤血”能力反映了企业对于静态资金的管理效果,侧重于资金存量的管理。由于“挤血”能力的核心内容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的节约额,这也是司库管理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主要聚焦“挤血”能力反映出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节约额展开分析。从存量与流量兼顾的司库管理视角出发,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可分解为反映资金流量管理的“造血”与反映资金存量管理的“挤血”。即:

经营活动现金流=“造血”+“挤血”=EBIDA+经营活动营运资金节约额

资金管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司库系统的构建也应当综合考虑资金结构、资金利用效率等多种因素。总资金反映了企业总体的资金体量与规模,是资金管理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将总资金纳入司库管理框架至关重要。传统财务分析体系下存在着资金、资本与资产概念混淆等问题,根据王竹泉等[2]的研究,总资金=总资产-非金融性负债=所有者权益+金融性负债。本文以此作为分母将经营活动现金流进行标准化并进一步分解剖析,以形成系统全面的、存量与流量兼顾的司库价值流转系统。即:

王竹泉:司库系统的创新理念与基本框架-财资一家

该体系将资金投向结构、资金期限结构、资金周转效率、成本管控水平与资金利用效率等关键要素纳入到司库管理的框架之中,综合考虑了资金结构、资金使用效率等因素在司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能够为司库管理水平的优化升级提供可参考的方向。

经营活动总资金与总资金的比值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投向结构。基于营业活动重分类视角,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两类主要经济活动。而经营活动总资金在总资金中所占的比重能够反映战略性资金的配置结构,即企业总资金中有多少配置到了经营活动之中。经营活动资金占比越大,表明企业对于经营活动的资金配置水平更高,主要依靠产品经营实现价值创造。

经营活动营运资金与经营活动总资金的比值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活动资金的期限结构。经营活动资金包含了具有流动性的短期营运资金以及长期经营资金,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在经营活动总资金中所占的比重能够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资金的流动性,即经营活动资金中有多少以营运资金的形式存在。

营业收入与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的比值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效率。企业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间断地循环周转,资金周转速度越快,所能带来的“造血”与“挤血”将会越多,资金管理水平越高。

经营活动EBIDA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反映了企业的成本管控水平。经营活动EBIDA是经营活动营业收入与各项付现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因此该比值中分子与分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各项付现经营成本上,从而能够反映企业对于经营成本的管控情况,体现企业通过降本增效、增收节支以实现现金流创造的水平。

经营活动营运资金节约额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利用效率。经营活动营运资金节约额是企业从存货、经营性应收项目、经营性应付项目等中所释放出的营运资金占用,其与营业收入的比值越高,反映企业对于营运资金存量管理的效率与水平越高。

王竹泉:司库系统的创新理念与基本框架-财资一家

四、建立效率与风险统筹的司库价值发现系统

司库不仅是价值的管理者,更是价值的发现者,如何敏锐捕捉资金效率更高、财务风险更低的领域,并以此为依据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是构建科学的司库系统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王竹泉[3]提出了企业资金配置优化的概念框架,在澄清资金、资本与资产概念混淆的基础上重建了与现代企业资金配置相适应的资金效率和财务风险分析体系,为建立效率与风险统筹的司库价值发现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在资本市场高度发展的背景下,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已无明显的主次之分,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均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方式[4]。资金管理正逐步延伸和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对外投资的各个方面,如何做到有效的风险防范、敏捷的资金数据分析和合理的资金配置是司库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资金配置方向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优化企业战略性资金配置框架,合理规划企业资金投向。根据资金投向可以将总资金划分为经营活动总资金和投资活动总资金。即:

总资金=经营活动总资金+投资活动总资金

       =经营活动总资产-经营活动非金融性负债+投资活动总资产-投资活动非金融性负债

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信息是司库实现价值发现功能的重要参考。作为内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司库在配置资金时应当遵循趋利避险的内在逻辑,即将资金配置到效率更高、风险更低的领域。这就需要将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分析纳入司库系统之中,实现效率与风险统筹的战略性资金优化配置。通过总资金回报率、经营活动资金回报率以及投资活动资金回报率的分析比较为资金配置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同时,通过使用财务风险对资金效率进行标准化,得到单位风险水平下的资金效率情况,为资金配置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当单位风险下经营活动资金效率高于投资活动资金效率时,则应将资金配置到实体经营之中。而当单位风险下投资活动资金效率更高时,也应义无反顾的选择对外投资,把资金交给能够创造更大价值的主体,通过资本经营实现更大程度的价值创造。

另外,司库不仅是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也是一眼向内、一眼向外的全局投资者。既然司库系统是价值发现系统,那么,司库系统应该由“战术配合支持”层次上升到“战略决策支持”层次,这要求司库系统具备开阔眼界,做到内外兼通。从外部市场上来看,物联网等新形态发展模式使得企业边界不断外化,企业与金融机构或资本方的交互频率不断上升,为司库系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开阔场景。现代司库系统下,在运营端,应发掘投资机会,开展产融结合,发挥价值发现者功效,寻找价值增长点;在负债端,应实现风险阈值内合理利用杠杆,合理规划融资结构、负债期限及风险敞口,达成与资本市场的合作共赢;在业务端,应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票据联盟、生态合作等模式,建成外部单位信用评级机制,实现司库赋能产业。

通过建立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统筹的司库价值发现系统,能够实现集团内部资金配置的高效率、智能化、生态化,也能够为打通内外资本市场,提升司库系统的全局观提供支撑。

五、建立业务与财务融合的司库价值提升系统

司库是企业的价值发现者、价值流转者和价值提升者,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司库系统的价值提升功能是实现司库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众多大型企业集团纷纷踏上业财融合的道路,以业务与财务的有效衔接助力企业价值创造模式升级。在此背景下,构建业务与财务融合的司库系统成为充分发挥司库系统价值提升功能、凸显司库系统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的题中之义。经营活动现金流是司库管理的核心,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基于前述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分解,“造血”与“挤血”分别反映了企业资金创造与资金节约的水平,二者是实现司库系统业财融合与企业价值提升的重要途径。然而,“造血”与“挤血”主要停留在资金管理的财务范畴,找到其业务源头才能实现业务与财务的有效融合,才能构建起业务与财务融合的司库价值提升系统。

就“造血”能力而言,其反映了企业降本增效、增收节支的水平,其业务源头在于商业模式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财务通过对收益与成本的数据分析能够定位业务端存在的问题,为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业务流程升级提供信息与数据支持。而商业模式创新与业务流程升级能够带动企业降本增效水平的根本性提升,进而驱动企业财务的升级,更好地实现企业提质增效的目标,助力企业价值创造。

就“挤血”能力而言,其反映的核心内容在于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其业务源头同样在于商业模式创新与业务流程再造。王竹泉等[5,6]提出了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依据供应链关系划分为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和营销渠道营运资金。依据三个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能够迅速定位和捕捉出业务流程的薄弱环节,推动业务流程再造、促进商业模式创新。而商业模式创新与业务流程优化能够带来企业供应链地位的大幅提升,从而带动资金管理绩效提升,释放出更多的现金流量,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显而易见,“造血”与“挤血”能够实现财务数据与业务模式的有效对接,为建立业财融合的司库系统提供了抓手。基于此,应当以业财融合理念为支撑,以商业模式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为动力,建立业务与财务融合的司库价值提升系统,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水平和资金管理绩效的根本性提升,进而驱动企业“造血”与“挤血”提升,为企业带来更加充足的现金流,助力企业价值增值。通过业务与财务融合的司库价值提升系统构建,能够以财务驱动业务、以业务带动财务,进而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螺旋式”上升,真正发挥司库系统的价值提升功能。

六、结论与展望

资金就是企业的血液,唯有保持源源不断的资金流才能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转。司库是资金管理的核心部门,其直接决定着企业资金管理、价值创造的质量与水平。而现行司库管理模式存在的资金存量管理游离于司库管理体系之外、集团内部资金配置未见差异化、财务与业务各执一方等缺陷,极大地阻碍着司库职能的有效发挥。鉴于此,本文构建了资金存量与资金流量兼顾、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统筹、业务与财务融合的司库管理创新系统,为司库系统的价值流转、价值发现和价值提升功能发挥提供有力支撑。首先,以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核心,以“造血”与“挤血”为抓手,建立资金存量与资金流量兼顾的司库价值流转系统;其次,基于营业活动重分类视角,以战略性资金配置为核心,建立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统筹的司库资金价值发现系统;最后,以业财融合理念为支撑,以“造血”与“挤血”为路径,建立业务与财务融合的司库价值提升系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因素、多维度综合考量和驱动的司库资金管理创新理念与基本框架,从而能够为推动司库系统的优化与升级、助力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借鉴与参考。未来,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司库将不断朝着智慧司库、智能司库、生态司库的方向发展演进,司库管理将呈现智能化发展和生态化融合的趋势,司库也将成为企业更加有力的资金管理与价值创造工具。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通过数据资本、数字化技术赋能企业司库管理,如何构建生态多方共创共赢、共促共生的司库生态系统是司库管理持续探索与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瑞君,于涛.中国企业集团司库体系构建的战略思考——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实践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0(7):37-39.
[2]王竹泉,王苑琢,王舒慧.中国实体经济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真实水平透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水平不高的症结何在?[J].管理世界,2019,35(2):58
-73+114+198-199.
[3]王竹泉.企业资金配置优化的概念框架[J].财务与会计,2019(21):30-33.
[4]王竹泉.重新认识营业活动和营运资金[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3(4):1.
[5]王竹泉,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J].会计研究,2005(6):28-33+95.
[6]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85-90+92.
基金项目
本文系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资本运营特征分类的国有资本配置结构优化与配置效率提升研究”(项目编号:ZR2019MG036)阶段性研究成果。王竹泉为本文通讯作者。

王竹泉:司库系统的创新理念与基本框架-财资一家

0
财资君
连接企业与金融,助推金融转型!
赞赏
财资君

评论 (0)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向未来再出发】不止于十·第三届财资生态节暨2022第十届中国财资年会圆满落幕
  • 流程挖掘,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底座
  • 王贞洁|财务信息扭曲与信贷资源错配——以盛运环保与龙净环保为例
  • 德勤:海外财务管控体系建设
  • 张庆龙 | 财务机制变革:从流程驱动走向流程与数据驱动并重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欢迎订阅2023年《财资中国·财富风尚》杂志!
引领中国财务共享——中兴通讯全球财务共享实践 | FSSC典型案例
海尔集团:“人单合一”下的全球财务共享服务 | FSSC典型案例
蒙牛集团财务共享之道:集资金管理共享和会计核算共享为一体
2018银行业年度分析报告:资产规模和质量、经营业绩详细对比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3 财资一家.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现在登录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财资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