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数科 财资数科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首页 › 数智财务 › 【财资百科】为什么要建立离岸金融市场?

【财资百科】为什么要建立离岸金融市场?

财资君
3 年前
作者 | 财资一家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发展40多年来,对国际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金融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由于受到国内制度环境和其他国家的制约,离岸金融市场真正的经济国际化和金融国际化的实现仍需要一个过程。建立离岸金融市场是实现我国经济金融国际化的战略性步骤,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离岸金融?

离岸金融是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与该国金融制度无甚联系,且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从严格意义上讲,离岸金融也就是不受当局国内银行法管制的资金融通,无论这些活动发生在境内还是在境外。

根据IMF的定义,离岸金融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银行作为中介向非居民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我国《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规定,离岸银行业务是指银行吸收非居民的资金,服务于非居民的金融活动。

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和离岸金融市场的迅速扩张,促进了国际性银行的发展和国际信贷﹑国际融资的增长,但由于离岸存款不受各国国内法规的各种限制,它对存款所在国的货币供应量﹑银行管制与货币政策的实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什么是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境外金融市场)是指采取与国内金融市场隔离的形态,使非居民在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方面不受所在国税收和外汇管制及国内金融法规影响,可进行自由交易的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与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区别在于,从市场性质来看,离岸金融市场是无国籍的、完全国际化的市场,它不受任何一国货币法令的管制,主要经营境外货币,实行特有的国际利率结构;而传统国际金融市场是国内市场,受市场所在国法令的管制,经营的是市场所在国的货币,利率体系也是实行所在国利率。从借贷关系来看,离岸金融市场的借贷关系是在外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即用非居民存款向非居民提供外币存款,并以境外资金来源为特征;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借贷关系是在本国人和外国人之间,即本国人资金为外国人提供本国货币贷款,并以国内资本净输出为特点。

离岸金融中心的分类及比较
经过近70年的发展,国际上涌现出众多成熟的离岸金融中心,按照职能划分,大体可分为混合型、分离型、渗透型和避税型。

▲混合型离岸金融中心是指资金出入境不受限制、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构成一个整体且并账操作,非居民与居民存贷款业务在同一账户下运行。混合型离岸中心往往是在金融自由化驱动之下、市场化自然形成的,较为典型的是以伦敦为中心的欧洲美元市场和中国香港离岸市场。

▲分离型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多由政府推动而成,虽在税收、利率汇率管制和存款准备金缴存上大大松绑,但要求设置独立隔离的离岸账户,禁止资金在离岸账户与在岸账户之间自由流动。分离型金融中心政策干预的痕迹较浓,较典型的有美国国际银行设施和日本离岸金融市场。这二者还具备一个共通之处,即“离岸市场在岸化”,进一步模糊了离岸业务的国界之分。

▲渗透型离岸金融中心介于混合型和分离型之间,是指允许离岸账户和在岸账户之间有限渗透,包括单向渗透(允许非居民存款向在岸账户放贷,但禁止在岸账户资金流入离岸),例如印尼雅加达、泰国曼谷等;以及双向渗透(居民既可以利用离岸账户投资,也可以从离岸账户获取贷款),例如新加坡离岸市场。1968年新加坡允许美洲银行新加坡分行设立离岸账户——亚洲货币单位,吸收非居民的外币存款,并不断改革税收制度和金融管制。税收方面,取消非居民外汇存款利息预扣税和所得税、减免金融印花税、下调公司税等;金融管制方面,取消ACU账户20%准备金要求,不断提高ACU账户新加坡元贷款额度上限,取消外资机构对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额度限制,取消外汇管制等。

▲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是指在零税率管辖区设置离岸账户,进行资金划转与调拨。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一般是岛国形态——例如开曼群岛、巴哈马等——充当了簿记功能,但一般不涉及实际资金交易。鉴于各国监管政策以及国际反洗钱等影响,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一直保持较小规模。

参考资料:
[1] 郭嘉沂 张梦. 【外汇市场】初探离岸金融中心—离岸金融系列(一)[EB/OL]. 兴业研究宏观, 2020-02-14.
[2] 孙镨玚 张婉禛. 两分钟带你学金融|离岸金融[EB/OL]. 金融监管与风险观察, 2021-01-29.

【财资百科】为什么要建立离岸金融市场?-财资数科

0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直播回放 | 八讲八策、八大升级!《企业司库开年八讲》为您解析企业司库体系的建设路径、重点和趋势
  • 江苏银行杭州分行:以科创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 欢迎订阅2025年《财资中国 · 财富风尚》杂志!
  • 浙商银行:用数字金融助力天能集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 浙商银行:助力番缆集团财资服务与产业链升级

搜一搜你感兴趣的

财小神RPA

热门推荐

以共享型财务与司库型财务为两翼,推动实现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25家央企:2024年财务工作重点
6家央企实践:持续推进境外司库体系建设——设立香港财资公司、构建跨境资金池
【对话】天能集团财务总经理王志军:“15356”财务模型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
五大视角剖析,解读司库的本质

推荐标签

TOP访谈 中国司库 交易银行 会议资讯 供应链金融 共享服务 封面故事 政策资讯 数智财务 新刊导读 财资实务 默认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
  • 约访/投稿/授课/讲座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5 财资数科.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302 号 浙ICP备14016018号-1
  • 首页
  • 中国司库
  • 数智财务
  • 共享服务
  • 交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