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审计光影
SWIFT是什么?
SWIFT 是“ 环球同业银行电讯协会 ( 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 SWIFT)”的缩写,它成立于1973年5月,最初是由欧洲经营国际业务的银行发起,约定了一套在国际间转账交易的信息规则。直白地说,想要国际清算就绕不开SWIFT系统。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SWIFT的会员单位,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员单位超过了1.1万家。其中,中国银行于1983年加入SWIFT,成为其第1034家会员。
得益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SWIFT体系的结算支付以美元作为基础币种运行,美国事实上也就完全控制了SWIFT系统,并成为美国对外实施金融制裁体系的核心系统,对外实施金融制裁的一大杀器。
SWIFT与司库的关系
司库是关于资金管理的工具和组织。资金能够实现跨主体、跨地区、跨国家的转移,除了需要依赖于自身转移介质以外,更需要依赖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清算结算系统。境外资金管理的难点问题之一就是资金清算问题。由于时差、不同银行导致全球结算时间存在错位,而且不同的国家结算方式也存在差异。总体上,国际清算成本高于国内清算,需平衡业务需求和财务成本审慎选择合作银行。为什么司库部门要有的职能包括处理银行间的关系就是如此。
从司库的发展历程来看,其产生与发展与SWIFT是在同一时间具有耦合性,这就注定了二者之间有着不解的缘分。司库借助于SWIFT系统,有利于实现资金转移支付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减少了跨国资金转移过程中资金可能出现的时滞性问题。
基于SWIFT的司库建设启示
当前,针对俄乌出现的局势,中央国有企业正处于司库建设的过程之中,尤其针对那些拥有国际贸易的企业,不可避免的需要处理支付结算问题。应针对跨境转移支付的业务问题中,考虑是否绕过SWIFT的问题,以避免未来出现的安全性和制裁问题。
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 CIPS( 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 ),到今天为止,已经覆盖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家银行加入,基本上可以完成人民币的境外结算。此外,建立起自身主导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十分重要。当前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与国际跨境结算具有天然的融合性,相比于SWIFT系统,基于分布式记账技术构建的实时全额结算系统能够较好地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技术特点。
评论 (0)